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日本改名其来有自,通常所改之名来自天皇或主君,颇有恩宠之意 。如中臣鎌足,改姓藤原,以成日本古代最大之外戚,而藤原氏在镰仓时代又分为近卫、九条、二条、一条、鹰司等家 。室町幕府的开创者足利尊氏本名高氏,“尊”字是后醍醐天皇把自己名字(尊zhi)中的一字赐予他 。

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文章插图
大名、武将也是从小长大的,小时候都有小名,类似于中国的狗剩、二蛋啥的 。
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文章插图

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文章插图
织田信长——吉法师
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文章插图
上杉谦信——虎千代
武田信玄——胜千代
德川家康——竹千代
伊达政宗——梵天丸
真田信繁——弁丸
到15岁左右加元服,改名,就是成人礼了 。加元服一般在一族守护神的神社进行,意即在氏神面前承认一个有名字的人 。这里的名字有实名和假名,实名又称名讳,一般不直接称,日常称称呼的是假名,比如太郎、次郎啥的 。
大名、武将们的名字不同,或者频繁改名,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如上所述,由于名讳代表灵的人格,所以直呼其名是失礼的 。所以名讳公开的机会很少,除在寺社相关文书、神誓证文、朝廷记录上用名讳之外,很少用到 。所以有很多错误的记载,这是造成有很多别名的原因之一 。
其二,频繁的改名,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偏讳”,所谓“偏讳”就是主君将名字中的一字赐予部将 。最有名的就是上杉谦信 。本名长尾景虎,由于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的姓氏,改姓,上杉,又得到关东管领上杉宪政的“偏讳”,改名上杉政虎,后又得到将军足利义辉的“偏讳”,改名上杉辉虎 。每一次改名都意味着家格的上升 。谦信是后来投入佛门而改名 。
其三,断绝关系也会改名,如:
德川家康本为元康,元字为今川义元的“偏讳”,改名家康,以示从今川家独立 。
浅井长政本名贤政,贤为六角义贤的“偏讳”,改名长政,以示和六角绝缘 。
如战国名将真田昌幸之子真田信幸,父子后来属于不同的阵营 。真田昌幸是反德川家康的,而真田信幸是德川阵营的 。真田信幸后改名信之,去掉“幸”,以示与其父分道扬镳 。
至于改姓,从三方面看 。其一为荣,羽柴秀吉和丰臣秀吉,分别从主君和天皇那得到;上杉谦信的本姓长尾,得到关东管领之姓上杉,这都是荣,是家格的上升 。
其二为繁衍 。如武田为甲斐源氏,而真田为滋野氏,要说滋野,历史上还是出过大文人的 。
其三为避祸 。如战败的武将,其后代可能改姓 。
日本战国diyi人是谁?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还是丰臣秀吉?日本战国diyi人,非丰臣秀吉莫属 。堪称屌丝逆袭的榜样 。
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文章插图
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的丰臣秀吉,原是尾张国领主织田信长的仆役,后来得织田到信长的赏识,从仆役变成一个下ji武士,从此以后一直跟着织田信长混 。
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文章插图
1560年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作为织田家民兵小队长,参加了著名的桶狭间合战 。结果由织田信长指挥,结果赢了 。
【日本战国时的武将为什么经常改名,甚至连姓氏都要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