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艾灸后背怎么做 伏天隔姜艾灸督脉方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伏天 , 越往后 , 温度越高 , 人们也开始做起了养生保健项目 , 最近很多人都在做艾灸 , 伏天艾灸后背怎么做?伏天艾灸出大汗好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伏天艾灸后背哪些穴位
后背艾灸的穴位主要有四个: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命门穴 。可以自己摸到这几个穴位 , 用艾灸盒做艾灸 。也可以去理疗馆 , 将后背交给专业的技师打理 。
大椎穴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低头时 , 颈部平肩的位置有一个高骨就是第7颈椎 , 下面的凹陷就是大椎穴了 。
功效:大椎穴常被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等等 , 人体诸阳之汇 , 是人体所有阳经交汇的一大要穴 。
风门穴具体位置
【伏天艾灸后背怎么做 伏天隔姜艾灸督脉方法】具体位置:大椎穴往下一个凹陷是第1胸椎棘突下 , 再往下摸一个凹陷就是第2胸椎棘突下了 。旁开1.5寸怎么找呢?肩胛骨的内缘到脊柱(也就是人体后正中线)的距离是3寸 , 取3寸这条线的中点就是1.5寸了 , 这就是风门穴 。
功效:常被用于治疗一些外感风邪的疾病 , 象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
身柱穴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大椎穴往下摸 , 大椎穴往下第三个凹陷就是身柱穴 。
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 , 特别是此穴用于儿童身上效果更佳 , 可以说是儿童的强身保健穴 , 经常艾灸小孩的身椎穴 , 孩子能够少感冒 , 身体成长也有很能大帮助 。
命门穴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位于腰部 , 当后正中线上 , 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
功效:常被用于后背发凉、手脚发凉和腰酸腿寒这类有阳虚症状的疾病 。
伏天隔姜艾灸督脉方法
功效:“三伏灸”中 , “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 。隔姜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 , 激发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 , 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
具体操作方法:取生姜一块 , 选新鲜老姜 , 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 , 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 , 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 , 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 。施灸时 , 将其放在穴区 , 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 , 点燃 。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 , 略略提起姜片 , 或更换艾炷再灸 。一般每次灸5~10壮 , 以局部潮红为度 。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 , 一是防皮肤灼伤 , 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 , 散寒止痛功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