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首次推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传感器

着眼于自动驾驶普及 , 索尼除了摄像头用传感器外 , 还涉足有望迅猛增长的激光雷达用传感器 。
索尼集团旗下的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首次使面向车用高性能传感器“激光雷达(LiDAR)”的传感器实现产品化 , 将于2022年3月开始供货 。 最远300米处的物体也能够以每15厘米为单位测量距离 。 该传感器采用自主加工技术 , 实现了小型化 。 着眼于自动驾驶普及 , 索尼除了摄像头用传感器外 , 还涉足有望迅猛增长的激光雷达用传感器 , 要将其培育为拉动车载传感器业务增长的火车头 。
新产品“IMX459”在对角线6.25毫米的芯片上搭载约10万个10平方微米的像素 。 在小型化的同时 , 能以高精度和高速度测量距离 。 价格为1枚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35元) 。
激光雷达是照射激光后捕捉反射光 , 识别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和形状的传感器 。 与汽车防碰撞功能等使用的摄像头和传统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相比 , 可以高精度检测对象物的形状 。 由于能够以立体图像持续呈现周围情况 , 还被称为自动驾驶的“眼睛” 。

索尼首次推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传感器

文章插图
利用索尼传感器检测周围情况的示意图
【索尼首次推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传感器】索尼的传感器采用了名为“SPAD”的像素 。 特点是通过把进入传感器内的光微粒扩增为大量电子 , 可以提高感光度和距离测量精度 。 即使在微弱的光线下也可以检出 , 因此 , 暗处及远距离的物体也容易检测到 。
该传感器采用每个像素都与背面电路连接的自主层叠化技术 。 与把像素和电路放在同一平面上的普通加工方法相比 , 能够为像素部分确保较大的面积 , 而且可使总体尺寸缩小 , 还易于确保进入表面像素部分的光线 。
索尼首次推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传感器

文章插图
传感器“IMX459”将于2022年3月开始供货
索尼将准备采用该传感器的激光雷达试制品 , 提供给考虑引入的厂商 。 据悉 , 缩小芯片本身的尺寸之后 , 不仅可轻松降低量产时的制造成本 , 还能使激光雷达本身实现小型化 , 从而变得不显眼 。
日本国内外的企业都在竞相开发激光雷达 。 据台湾调查公司TrendForce预测 , 到2025年 , 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9亿美元 , 而2020年为6.82亿美元 , 将以年均34%的增速扩大 。 与工业用途相比 , 用于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激光雷达有望大幅增长 。
索尼的半导体业务主要是智能手机和摄像头使用的图像传感器 。 该公司以高画质和小型化技术为武器 , 掌握了全球一半的份额 。 而在车载用途方面 , 2014年索尼涉足了摄像头传感器业务 。 虽然销售额年增速达到了50% , 但仍要追赶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安森美半导体、美国豪威科技等企业 。
索尼为正在试制的纯电动汽车(EV)“Vision S”配备了自己生产的传感器 , 索尼车载产品视为增长业务 , 大力进行开发和销售 。 除了现有的摄像头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的传感器之外 , 还投放激光雷达传感器 , 扩大商品群 。 该公司将利用各种传感器来开拓汽车零部件厂商等客户 , 通过乘积效果来提高车载业务的竞争力 。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 , 违者必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