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亩是多大面积 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的实际面积

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的实际面积(明朝一亩是多大面积)【明朝一亩是多大面积 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的实际面积】上一篇文章 , 笔者为大家梳理了明朝真实的人口数据 , 高峰人口为1.66亿 。 实际上明朝的耕地同样是笔糊涂账 , 今天则为大家梳理明朝的实际耕地面积 。
不合常理的明朝耕地数据 。 如果只看《明实录》的数据 , 明朝耕地面积就跟过山车一样 , 大起大波 , 洪武26年(1393年)达到最高的8.5亿亩 , 然后迅速跌落到4.2亿亩 。 大约100年后又恢复到8.3亿亩 , 然后又降到4.3亿亩 , 令人叹为观止 。
1)数据自身的矛盾太多 。 洪武24年(1391年)耕地面积才3.9亿亩 , 过了两年就变成8.5亿亩 , 7年后又变成4.2亿亩 , 常理上说不通 。 成化年间的数据也是一样 , 成化21年(1485年)为4.9亿亩 , 2年后变成8.3亿亩 , 也是突然间多出3.4亿亩土地 。 弘治17年为8.4亿亩 , 1年后变成4.7亿亩 , 突然间少了3.7亿亩 。 明朝的耕地数据经常在1至2年时间内变化太大 , 不符合常理 。
2)洪武26年并未进行户籍普查 。 明朝在洪武14年(1381年)曾经做过一次全面的户籍普查 , 编制了《赋役黄册》 ,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 , 其中包括家庭的土地信息 。 由于大量的监察御史参与和监督了此次普查 , 因此数据真实性很高 。 洪武24年(1391年)又进行了一次户籍普查 , 虽然人口数据并不靠谱 , 但土地数量的仍有参考意义 , 3.9亿亩 , 较1381年增加了2000万亩 , 逻辑上可以理解 。 可是明朝1393年并未进行户籍普查 , 可是莫名其妙就多出4.6亿亩土地 , 数据的真实性就存在问题 。
会不会是隐瞒土地的原因 , 造成耕地面积的波动?
如果耕地面积小幅变化 , 倒还可能 , 可是短时间的急剧变化 , 就不合常理了 。 假设洪武26年(1393年)因为清查出隐瞒的土地 , 从而耕地面积从3.9亿亩变成8.5亿亩 , 那怎么解释耕地面积从1400至1430年 , 长期在4.2亿亩左右呢?除非古人都是傻子 , 看不到这种隐瞒土地的情况 , 土地可是关系着国家税收!
3)耕地面积与税粮数据矛盾 。 明代沿用宋代的“两税法” , 征税是基于百姓的丁口数和土地数量进行征税 , 理论上土地越多 , 税粮越多才对 。 实际1400年前后 , 明朝的税粮一直都在3000万石左右 。 说明1393年8.5亿耕地肯定存在错误 。
4)分省数据看 , 河南、湖广和南北直隶存在明显的错误 。 笔者整理了一份洪武26年的分省耕地面积 。 河南的耕地面积为1.45亿亩 , 7年后又变成0.28亿亩 , 民国年间对土地重新普查的时候 , 河南才0.99亿亩 , 即使考虑度量衡的问题(明朝1亩=0.9市亩) , 明朝河南的耕地数据也是不真实的 , 河南在明初才257万人 , 可能耕种1.45亿亩土地吗?湖广(湖南+湖北)也是同样的问题 , 洪武年间2.2亿亩的耕地 , 将近民国(1.14亿亩)的2倍 , 考虑到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垦 , 满清、民国的耕地面积必定高于明朝 。 南、北直隶也是一样 , 明朝1393年的耕地数据肯定存在大量的抄录和统计错误 。
可以看到 , 除了洪武26年的耕地突然为8.5亿亩 , 此后近100年的耕地面积都在4.2亿亩左右 。 明孝宗(年号弘治)登基后 , 耕地又变成8亿多亩 , 正德年间又降到5亿亩以下 , 直到万历首辅张居正重新“清丈土地” , 耕地面积才恢复到7亿亩以上 。
同样对比税粮数据 , 8.36亿亩肯定是不靠谱的 , 这个数据大概率是户部或地方布政司在某年数据基础上稍加修改算出的结果 。
如果只看《明实录》的记载 , 那么大家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明朝人口一直在6000万左右 , 耕地面积4至5亿亩 , 税粮3000万石上下 , 看上去就是一个停滞的经济体 。 笔者上一篇文章已经论证了明朝的人口一直在增长 , 高峰为1.66亿 , 前面也证明了明朝前期8亿多亩的耕地面积不靠谱 。 那么明朝岂不成为“人口增长、耕地不增长”的经济体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