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 黄芪搭配不同中药的功效

黄芪是一种很常见的补气中药 , 有人甚至将黄芪称为中草药中的十大养生上品!之前在《女医明妃传》中 , 于夫人小产 , 允贤开具的药方中 , 就有黄芪!现实生活中 , 也有一些人习惯地泡上一杯黄芪水 , 排毒又补气 。若是给黄芪搭配上一两味其他的中药 , 又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黄芪搭配不同中药的功效
1.黄芪与金银花
黄芪补气升阳 , 益气托毒解毒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 , 能透达 , 为治疗疮疡肿毒要药 。二药补清合伍 , 补不助热 , 清不伤正 , 托毒清解之功显著 。疮疡肿毒 , 疮口久不愈合收口;糖尿病易生疮疖 , 时发时愈 , 用治颇宜 。慢性肾病 , 久病气虚 , 热毒蕴结 , 肾功能损害 , 蛋白尿不得消除 , 二药合用益气扶正 , 托毒解毒 , 不伤正不助湿热 。慢性肝炎 , 久病气虚 , 余热未净 , 肝功能损害 , 也宜选用 , 有益气解毒护肝之效 。
2.黄芪与山药
【黄芪的功效 黄芪搭配不同中药的功效】黄芪补益脾气 。山药益脾气养脾阴固精 。二药合用 , 补不滞气 , 养不腻滞 , 共奏益脾气养脾阴之效 。此为施金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配伍 , 可降低血糖 。治疗溃疡病 , 辨证选用二药 , 有补气止血作用 , 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
3.黄芪与丹参
黄芪补益肺脾元气 。丹参活血化瘀 , 养血 。二药合用 , 益气与活血并用 , 气旺血行 , 血行气也旺 , 共奏益气活血之功 。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肢体麻木等属气虚血瘀者用为要药 。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肾炎肾病水肿 , 癥瘕积聚属气虚血瘀者均宜选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消渴属气虚血瘀者也用为要药 。
4.黄芪与当归
黄芪补益脾肺元气 , 鼓舞气化 。当归养血 , 和血活血 。气旺血生 。二药合用 , 补气以生血 , 气血双调 。气血调和 , 使阴火可敛可降 。
5.黄芪与益母草
黄芪益气行水 , 托毒运毒 。益母草活血祛瘀 , 利水消肿 , 解毒 。二药合用补通兼施 , 补不壅滞 , 通不伤正 。临床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属气虚水血瘀滞者 , 随证配伍二药 , 有较好消水肿、消蛋白尿、降血压、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肝硬化腹水属气虚血瘀水聚者 , 用之有较好疗效 。
6.黄芪与葛根
黄芪补肺脾 , 升清阳 。药理研究表明 , 黄芪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 其作用机制是对抗肾上腺素 , 且有利尿作用 。葛根升清阳 , 鼓舞胃气上行 , 生津 。药理研究证明 , 葛根能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 , 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反应有抑制作用 。二药合物 , 一补气升阳 , 一升清活血 , 相辅相成 , 共奏益气升清 , 通血脉止眩晕之功 。
7.黄芪与桑叶
黄芪甘温益气 , 固表止汗 , 补气摄血 。桑叶甘寒清宣 , 疏解肺卫风邪 , 清热而宣燥气 。《丹溪心法》称之“焙干为末 , 空心半饮调服 , 止盗汗” 。《本草从新》谓之“止血……止盗汗” 。二药甘寒甘温并用 , 补固清宣并施 , 补不壅滞 , 清宣不耗散 , 相辅相成 , 共奏固表清宣止汗 , 益气轻清止血之功 。用于各种虚证的自汗、盗汗 , 气血阴、阳虚所致汗证均可选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