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良创业成功案例 如何创业成功视频( 二 )


【相国良创业成功案例 如何创业成功视频】最终 , “霸蛮”的姚劲波找到了软银赛富 。 软银赛富连续两次给58同城“输血” , A轮追加到了450万美元 。 就这样 , 58同城起死回生 。
2013年 , 拥有“类阿里”模式的58同城 , 在美国成功上市 。 彼时 , 姚劲波向纽交所提了一个请求 , “如果市值突破百亿美元 , 能否再去敲一次钟?”据说 , 纽交所代表口头答应了 。
出乎意料的是 , 姚劲波2015年就将58同城做到了百亿美元的市值 , 并且吞并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赶集网 。 一时间 , 风光无两 。
或许所有人都没想到 , 曾经没对手的58同城 , 竟然多年后成为了掉队者 。
上市后的58同城 , 并没有迎来自己的春天 , 反而在增速上开始了下坡路 。
58同城的真正转折点 , 始于其大肆并购 。 2015年起 , 58同城一手进行战略重组 , 一手相继并购了赶集网、安居客、中华英才网等企业 。
尽管在并购后的头两年 , 58同城营业收入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 但从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 , 58同城的营业收入呈现下行放缓的趋势 。
2017年 , 由于流量增长缓慢等原因 , 58同城的营业收入虽然达到100.688亿人民币 , 但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却只有并购完成时六分之一的水平 。
“58同城并没有消化好并购的资源 。 ”任职于某房产互联网平台的林友告诉市界 。
58同城的蛋糕 , 也被异军突起的互联网企业快速分割 , 比如招聘行业的智联招聘、前程无忧 , 比如在2015年估值追平58同城的美团 。
姚劲波曾表示“不担心”的房产领域 , 也迎来了最大劲敌——贝壳找房的前身链家 。
曾与58同城有深度合作的链家 , 不仅脱离58同城 , 升级成贝壳找房 , 还在2020年8月登陆纽交所 , 市值一度突破600亿美元 , 是58同城体量的8倍 。
反观58同城 , 股价在2018年达到历史高点89.9美元后 , 便一直处于下跌状态 。
声称“绝对不做自营 , 永远做开放平台”的58同城 , 像个漏水的池子 , 要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水流 。 否则 , 其营销成本很难降下来 。
因而 , 58同城在并购安居客之初 , 就对房产业务进行了整合 , 成立了58安居客房产集团 , 并由58同城的创业元老庄建东 , 出任并购后安居客方面的总负责人 。
据公开数据显示 , 2020年 , 安居客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总额为7.6亿元 , 其中有34.5%用来获取流量 。
在58同城营收的占比中 , 在线营销服务居高不下 。 2020年 , 安居客的总营收为80.52亿 , 来自于在线营销服务的收入达到77.9亿元 , 营销服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6.9% 。
除了房源问题 , 安居客过度依靠流量的商业模式 , 是与贝壳找房较量败下阵来的主要原因 。 2020年 , 安居客的营收增速为5.2% , 远低于2019年20.9%的营收增速 。
反观贝壳找房 , 其2020年营业收入为705亿元 , 同比增长53.2% 。
体验感差 , 也是安居客被诟病的问题之一 。 使用过安居客APP的王甜告诉市界:“安居客根本没啥人维护 , 提问题也没人回 , 房源信息也不是很清楚 。 ”
58同城基本面持续走差下 , 股价处在长期低迷状态 , 2020年 , 姚劲波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抉择:退市与否 。
当年9月7日上午 ,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的105号楼上 , 58同城的特别股东大会以超75%的投票率 , 审议通过了私有化方案 。
这是自奇虎360私有化以来 , 美股科技中概股历史上 , 最大规模的私有化交易 。
尽管安居客有它的弊病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它在2020年中国线上房产营销市场中 , 仍是第一名 。 安居客仍是58同城退市后 , 最有希望讲好故事的容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