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尾结穴的风水怎样


在尤溪县十九都和二十都的民间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渭洋府、池际县、下南山皇帝殿”的神奇故事 。至今,渭洋村的群众仍得意地称他们自己居住的村子为 “渭洋府” 。而且,在渭洋、下南山、际下洋等地,仍留有传说中的许多形象逼真的遗迹 。
故事发生在明朝初期 。明太祖朱元璋采用刘伯温的计谋,驱逐了元朝皇帝,剿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各股势力,统一了全国,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 了明王朝,定都金陵,改年号为洪武元年(1368年) 。
国师刘伯温(即刘基)系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出身 。他不仅精通经史,而且善观天象,是一位通晓过去、预知未来,能未卜先知的奇人 。他为朱元璋夺取江 山出谋划策,为建立明王朝276年基业,立下卓著功勋,是明王朝的一位开国元勋 。群臣都尊称他为国师 。然而,到了功成之日,太祖皇帝对跟随他征战沙场的功臣 有的封为国公,有的封侯,而对刘伯温仅封他一个三等爵位一一诚意伯 。赐给功臣的最高年俸禄为4000石,而赐给刘伯温年俸禄仅240石 。虽然受到薄待,但刘伯温 并无怨言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他生怕哪一天触犯龙颜,祸害降临,不得善终,仍是诚惶诚恐、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供职朝廷 。
一个夏末的夜晚,天空晴朗,群星灿烂,刘伯温步出府院,仰观天象,发现东南方有一颗客星光芒四射,大有夺主之势 。他立即回府排演易数,推断出在东南 方闽地东下壑,竟隐匿着一个“天子” 。
这可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他不敢稍怠,第二天早朝,争先出班启奏皇上:“我主万岁!臣夜观天象,见有异常,后又占卦推断在东南方闽地东下壑有人要 谋逆 。臣不敢隐瞒,照实启奏,愿皇上早日派大臣査办 。”
太祖皇帝听了刘伯温的启奏,一时间坐立不安,立即降旨,派出两位大臣南下巡査 。
这两位钦差大臣乔装打扮后立即动身,按照刘伯温指定的方位,经过月余路程,来到了福建的东下壑地方 。
这东下壑在尤溪县十九都渭洋村水尾的金鸡山下 。当时这里住着一户从本乡珠溪村迁来的陈家农户(现仍存有房屋旧址),主人名叫陈来旺,其妻林氏,膝下有 一个男孩,取名陈嘉疏 。
两位钦差大臣来到这里,正值秋收季节 。他们到了陈家门前的晒谷场上,看到有一个农妇身上背着一个出生才几个月的小男孩,手执竹条在驱赶麻雀,不让麻 誉吃她晒的谷子,边赶边骂:“你们这该死的小鸟,吃了我这么多谷子,我要打死你!”
这时,两位钦差大臣止住脚步,站在晒谷场边上看她赶鸟,心里在揣测着,从方位、地点看来,这个赶鸟的村妇就是刘国师说的“天子”母亲 。那她身上背的 就是“天子”了 。两人小声议论:“这妇女真是小气,连小鸟吃一点谷子都受不了,她的儿子要是能做皇帝又怎么养兵!”
两人走到这位村妇面前,以问路为由,与她搭上话,同她谈了一些家庭情况及其背上的小孩姓名、出生时间等家常事 。他们嘴里与村妇拉着家常,而两对眼睛 却聚集在小男孩的脸上、身上 。细细端详了小孩的相貌后,他们又把目光投向周围的环境和那里的山川地气 。两人运用平生所学的阴阳术暗中测算了一番,当即断 定这位小孩“虽有皇帝身,但无皇帝福,成不了大事,于江山无妨” 。
他们立即回京照实奏明皇上 。从此,太祖皇帝放下了心,不再査问这事了 。
再说这个陈嘉疏 。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一手养大 。他从小沉默寡言却倔强好胜,凡事由自己主张,从不受别人左右 。到了读书年龄时,母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