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良习惯?

感谢邀请!
如题,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小孩子对于分辨一些事情好坏远远不如一个成年人,所以有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养成他认为对的“坏习惯”,所以就需要大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对于小孩子做过的一些事情给予正确的引导 。我从心底不认同棍棒教育,容易给孩子心里留下童年阴影,毕竟每个人都不希望孩子在回忆童年时想到的都是从小被父母“混合双打”的场景,但是一定要做到培养孩子的对错意识 。
如果不能够积极引导孩子,会对孩子心中产生固定思维,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受到大人的反驳,也就是对的,所以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坏习惯的养成 。
只有把孩子成长过程做了积极引导,能够清晰的分辨对错问题 。那么就能够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
好的习惯陪伴一生,尤其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的情况下,家人们在对孩子娇生惯养的前提下,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而不是一味地纵容,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
如何促进孩子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毛病?家长说破嘴孩子也听不进去,还会招致孩子的厌烦 。怎么办呢,首先,量化孩子坏习惯——使用习惯自律表;其次,让孩子亲身体验坏习惯带来的后果 。相信做到这两条,孩子的坏毛病和坏习惯会有所改观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良习惯?

文章插图
一、量化坏习惯,让孩子一目了然 。1.家长可以选一款习惯自律表,把想促使孩子改掉的坏习惯贴上去 。比如说看电视、按时起床、自己吃饭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良习惯?

文章插图
接下来就是每天坚持着和孩子一起做记录了 。可以选择晚上睡觉前来总结一天的行为,具体怎么做呢?以如说按时起床,分三步:
首先,家长问孩子答,让孩子自己动手贴 。比如说“今天有没有按时起床啊?”然后孩子回答,有的话就贴笑脸,没有的话就贴哭脸 。其次,如果是笑脸就给孩子点赞 。如果是哭脸,家长同孩子一起回忆,具体发生了什么才没有按时起床?再予以鼓励,给出自己的建议 。最后,引入奖励机制 。比如攒够多少个笑脸就能换一个礼物,让孩子更有动力改掉坏习惯 。二、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坏习惯带来的后果 。有些时候,家长说千遍万遍,孩子充耳不闻,说的多了,孩子烦家长自己也烦 。
怎么办呢?让孩子自己体验 。
比如,如果想让孩子不摸热水壶有什么办法呢?光靠吼、恐吓效果并不好 。拿个水杯,从热水壶里倒出一杯热水,让孩子试探着碰触一下,孩子立马就对烫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后都不会再随便去碰热水壶了 。
怎么让孩子自己体验坏习惯带来的后果呢?
看一个妈妈的佛系处理案例:
宝宝每天早上起床后总是不爱洗脸,妈妈说了好多遍都没用 。
又有一天,宝宝早上起床要上学了,就是耍赖不愿意洗脸 。妈妈心生一计,告诉宝宝“可以,你今天不愿意洗就可以不洗 。”然后直接把头发乱糟糟,脸也没洗的宝宝送到了学校 。
结果,下午放学去接宝宝,妈妈发现宝宝的脸已经自己洗过了,头发也整理了 。宝宝哭着对妈妈说“今天同学们都笑我,我以后每天都要好好洗脸 。”
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直观的感觉到坏习惯所带来的后果 。
三、写给家长的话家长一定要耐下心,每天不拉的用习惯自律表帮孩子记录、总结一天的行为,然后尽可能的鼓励孩子去体验、去感受,相信孩子会很快认识到坏习惯的坏处,并逐步改正的 。
小橙宝和理工男老爸,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用事实和数据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