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会”、“凉亭会”、“圆桌会”……这地社区治理有何妙招?( 二 )


文章插图

特色服务?让邻里间更有温度西湖社区居民张荣虎患有视力一级残疾, 两个孩子在外地求学, 经济压力较大 。
得知张荣虎有按摩特长, 西湖社区党支部免费提供场所, 帮张荣虎在社区“邻里驿家”开了间按摩室 。
凭借能吃苦、人缘好、手艺好, 张荣虎如今已经解决了家里的生计问题 。
“自‘邻里驿家’开办以来, 我们已面对弱势群体发布需求100余个, 有130余人进驻提供按摩、理发、手工制作等便民服务 。
”灵武市城区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 “邻里驿家”还提供上门服务, 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 。
“虽然我退休了, 但是我还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 。
每次有邻居的孩子到我家写作业, 我都感到很充实很有意义 。
”城区街道朔方路社区老党员杨吉章多年来免费帮助邻居照看放学回家的孩子, 如今他的爱心已遍布整个社区 。
为了让这样的爱心邻里团队发挥更大的作用, 灵武市已组建成立“知心奶奶”“啄木鸟巡逻队”“邻里小事互助社”等67个居民互助团体, 服务范围越来越广 。
“在打造‘邻里自治圈’的过程中, 我们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实现了实现邻里沟通、邻里和谐、邻里互助的目标 。
”灵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邻里节”等系列活动长效机制, 不断擦亮“邻里”品牌活动, 积极探索邻里自治新路径, 争取早日实现社区包办转变成社区主导、居民参与自治, 以“幸福邻里”开启邻里互助新征程 。
【“板凳会”、“凉亭会”、“圆桌会”……这地社区治理有何妙招?】(采访人员?张碧迁?李鲲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