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针对部分法院存在自11月底、12月初开始的拖延立案等年底不立案现象 , 最高人民法院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承诺 , 人民法院将坚决巩固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 , 全面整治年底不立案问题 。
对年底不立案坚决做到零容忍 , 决不让“立案难”问题反弹回潮 。
(11月23日新华社)法院年底立案难问题由来已久 , 且已经成为业内多年以来的潜规则 , 其病根恐怕还是在“年终结案率”的指标评价上 。
作为上级法院考核下级法院的重要指标 , 结案率设立的初衷其实在于督促下级法院及时审结案件 , 提高案件的审判效率 。
而结案率考核影响着法院、法官评先评优、奖金福利和提拔晋升等切身利益 。
有一个好看的结案率 , 就能保障法院、法官的上述诸多利益 , 以年底不立案等手段进行“结案率美容” , 就成为了部分法院心照不宣的操作方式 。
作为上级法院判定下级法院审判效率的数据 , 周期内的结案率的确有其合理性 , 而且看起来较为直观 , 用于法院的业务评价 , 也不乏可取之处 。
但审判实务本身有其内在规律 , 还涉及不同案件的特殊性 , 以及法官处理案件的个体差异 , 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简单的“结案率”数据无法包容失真与误差 。
换言之 , “结案率”的数据化应用可以有 , 但仅仅只能作为参考 , 而不能成为唯一依据 。
事实上 , 结案率评价制度已经延续了三十多年 , 然而却并未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过查缺补漏 , 相反 , 还成为了法院系统内部考核的硬指标 。
究其原因 , 主要在于结案率评价制度本身算法简单、通俗易懂 , 能够契合法院业务管理行政化的需求 。
或许 , 这也是一直以来 , “年底立案难”边治理边反弹 , 循环往复的根源 。
实际上 , 包括基层法官、律师等群体 , 为了缓解年底立案的矛盾 , 都曾提出过“错周期考核结案率”的方案 , 如以上年度10月到本年度10月立案案件的审结情况 , 作为本年度结案率的计算口径 , 但未被采用 。
应当说 , 如果以此时间口径修正偏差 , 年底立案难的问题或将得到缓解 , 毕竟这给了周期内案件至少两个月的审理周期 , 无须担心立案后无法审理结案的情况出现 , 影响到最终考核 。
可见 , 治理“年底立案难” , 需要的不仅仅是自上而下对基层法院态度上的“零容忍” , 更需要对基层法院结案率“解绑” 。
笔者认为 , 不以“结案率”为唯一依据 , 亟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效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 从追求效率回归到关注审判质量 , 从而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
【终结年底立案难需解绑“结案率”】来源:《人民法治》杂志为良法善治发声 为公平正义张目为法治中国建言 为中华复兴鼎力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 立案侦查!陕西延安一新冠确诊病例多次违反疫情防控规定
- 支付宝黄金会员年底会失效吗?需要多少积分?
- 94分钟破门,3-1!意甲太刺激,4队只差3分,他们终结23年等待
- “天价米粉”一碗356.95元,官方:不予立案,怎么回事?
- 美团遭遇反垄断调查 美团涉嫌垄断行为被立案调查,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很高兴?
- 年底加班痔疮又犯了怎么办 4招有效预防
- 近日维维豆奶为什么被立案调查了?
- 初中毕业要学学一门技术,学什么技术比较好? 年底了想学一门技术学什么好
- 年底求职竞争小,要不要放弃年终奖提前离职?
- 杭州孕妇事件最终结果-重庆孕妇死亡事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