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十大类别 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1.京剧

中国非遗十大类别 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文章插图

遗产编号:Ⅳ-28
批准时间:2006年5月
京剧 , 又称平剧、京戏等 , 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 , 遍及全国各地 。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 , 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 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 。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 , 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 , 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
京剧流播全国 , 影响甚广 , 有“国剧”之称 。 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 , 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 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
2.烤鸭技艺
中国非遗十大类别 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文章插图

遗产编号:Ⅷ-167
批准时间:2008年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十大美食之一、北京著名菜式 , 以色泽红艳 , 肉质细嫩 , 味道醇厚 , 肥而不腻的特色 , 被誉为“天下美味” 。 北京烤鸭有挂炉、焖炉、缸炉、叉烧等不同的制作工艺 , 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 , 肉质鲜嫩 , 肥而不腻 , 口味鲜美 , 深得中外人士赞许 。 北京烤鸭分为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两大流派 , 而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技艺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技艺也是两派的代表 , 都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北京舌尖上的非遗项目:
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等 。
3.北京皮影戏
中国非遗十大类别 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文章插图

批准时间:2019年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 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 先后形成东城、西城两大派别 。 千百年来 , 这门古老的艺术 , 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 , 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 据史书记载 , 皮影戏始于战国 , 兴于汉朝 , 盛于宋代 , 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 可谓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
皮影不但是观看欣赏的 , 而且也是每个人都能自己玩的 , 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 , 作为室内艺术装饰 。 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 , 民族气味浓厚 , 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 。
4.北京兔儿爷
中国非遗十大类别 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文章插图

遗产编号:
批准时间:2014年
泥塑(北京兔儿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 , 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 这一习俗源自明代 。 后“兔儿爷”转变成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 有人仿照戏曲人物 , 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 , 有的骑着狮、象 , 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 , 或坐或立 , 讨人喜欢 。 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 , 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 。 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兔儿爷是在明朝出现的 。 明纪坤(约1636年)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 , 衣冠踞坐如人状 , 儿女祀拜之 。 ”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 。 兔儿爷也许就是照着“月光纸”上的玉兔形象用泥塑造出来的 。
5.景泰蓝制作技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