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黄丸的药效怎么样?食用上有什么禁忌?

桂附地黄丸为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 , 为大蜜丸 , 每丸9克 , 通常的服用方法是每次1丸 , 早晚各1次 。桂附地黄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 。

桂附地黄丸的药效怎么样?食用上有什么禁忌?

文章插图
下图这个崔氏八味丸 , 出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 主要zhi疗下焦寒湿不化之证 。实际上这也是桂附八味丸的药物组成 , 有很多与桂附地黄丸类似的中药方子 , 即使很多专门学习中医的大夫也不一定分得很清楚 。如肾气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桂附八味丸等 , 这些方剂基本上也是这八味药物组成 , 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而临床上更常用的金匮肾气丸反而不是出自《金匮要略》 , 而是后世医家在《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上牛膝、车前子两味药物而成;六味地黄丸则是由宋代医生钱乙 , 在肾气丸的基础上 , 去掉附子、桂枝后的方子 。
桂附地黄丸的药效怎么样?食用上有什么禁忌?

文章插图
桂附地黄丸由桂枝(有些改为用肉桂)、熟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组成 。方解: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 , 为君药;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附子、肉桂辛热 , 助命门温阳化气 , 共为臣药;主辅相伍 , 补肾填精 , 温肾助阳 , 阴中求阳 , 用量上补肾药居多 , 温阳药较少 , 取“少火生气”之意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 , 丹皮清泄肝火 , 三药于补中寓泻 , 使邪去而补得力 , 并防滋阴药腻滞 , 共为佐使药 。诸药配用 , 温而不燥 , 滋而不腻 , 助阳之弱以化水 , 滋阴之虚以生气 , 使肾阳振奋 , 气化复常 , 诸证自除 。
因此 , 本方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可用于肾阳不足所致腰膝酸冷 , 肢体浮肿 , 畏寒怕冷 , 性欲下降 , 小便不利、大便溏等病症 。还可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支气管哮喘等属于肾阳不足者 。
桂附地黄丸不适合阴虚火旺、湿热、实热者服用 , 不宜与外感药同服 , 孕妇忌服 。服用后出现咽干、口燥、小便黄、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 , 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继续服用 。
文:广西国际壮医院男科岳增宝医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王传航主任医师
归脾丸有没有抗生素的成份?归脾丸是中药 , 合格的产品里是不含有抗生素的 。归脾丸方子出自宋代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 。方中原有八味药 , 即: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 。明代医家薛己为加当归、远志两味药 , 遂成现代归脾丸的定方格局 。归脾丸可以用来zhi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症 。方中黄芪甘微温 , 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 , 既能补脾气 , 又能养气血;人参、白术甘温补气 , 与黄芪相配 , 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 , 滋养营血 , 与龙眼肉相配 , 增加补心血之效;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 与补气养血药物相配 , 使之补不碍胃 , 补而不滞;炙甘草补气健脾 , 调和诸药 。
吃金匮肾气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好友“老刘”答的很好 , 向老刘学习!这里我说一下自己的浅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