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时代人民生活水平如何( 二 )


娜杰日达有偏头痛,被折磨的有抑郁倾向 。此时,小萝莉更需要大叔的关爱,然而,这个大叔并非暖男,相当粗暴,脾气差,一点都不慈祥 。斯大林每天忙于工作,并没有特别留意娜杰日达精神和肉体上的变化 。
不过,斯大林还是以自己的方式疼爱着娜杰日达,每年夏天,都要带她去南方城市索契度假(当然,所谓的度假,也就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只要两人身处两地,便不断地鸿雁传书 。而且,来往信件表明,他们是相互体贴、彼此关爱的,夫妻之间是平等的,娜杰日达可以放开了评论内政外交,对乌克兰饥荒、大清洗运动都提出过不少反面意见,文字之间,不乏抱怨、挖苦和使小性子的言语 。这个放在人心惶惶的“大清洗”时期,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
然而,在1932年,苏联diyi夫人却神秘地自杀身亡了 。关于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的自杀有很多的争论 。
当是苏联官方的报道是“diyi夫人死于阑尾炎,医zhi无效 。”正当壮年的娜杰日达的暴亡,找个急病的理由,貌似还说的过去 。
不过,娜杰日达死亡“真相”,最终还是被传开了 。
曾有流言,说娜杰日达的死是斯大林一时冲动,开枪打死的,这个几乎没有史料可考,大家当戏说看看就行 。
这里重点说的是公认版本——自杀说 。娜杰日达日常表现出了敏感、多疑,精神质,爱发脾气的性格特征,常常无法自控的歇斯底里,早就有自杀倾向,用现在的眼光看,可能是患了抑郁症(按咱们中国的土话就是老犯“癔症”),被斯大林刺激后就想不开了 。
据斯维特兰娜(娜杰日达女儿)的保姆讲,在娜杰日达自杀前不久,她对女友说:“一切都烦恼极了”,“一切都烦恼死了”,“没有一件高兴的事” 。
据斯维特兰娜本人讲,她妈妈在自杀前夜,至多是前一两天,把她叫到自己的房间,久久地教导她做一个怎样的人,并且如何做人,一再叮嘱她:“不要喝酒,永远不要喝酒.....”
由此可见,娜杰日达早就有自杀早有征兆 。尽管如此,自杀的导火索依然是一个不应忽视的因素 。
那就是,当晚,斯大林在晚宴上粗暴的表现 。
在纪念十月革命15周年的节日晚宴上,喝高了的斯大林对她喊了一声:“哎,你也喝一杯 。”她则怒不可遏地喊道:“我不是你的什么‘哎”,接着站起身来,气呼呼地离开了宴会厅,斯大林甚至连头都不朝她离去的方向转一下 。
娜杰日达对酒精过敏,而斯大林公开像吆喝牲口一样让自己喝酒,还跟现场的女性眉来眼去的,这让她感到了具大的侮辱;自己离席,斯大林也没去劝一下,甚至看都没看一眼,又对她形成了莫大的刺激 。
随即,莫洛托夫的夫人波琳娜跟了出来 。据波琳娜称,她们两人围着克里姆林宫的宫殿散了几圈步后,娜杰日达渐渐平静下来 。“她平静下来以后,就和我谈起学院的事情,她对自己能即将工作很高兴,对工作的前途想得也很多……我以为什么事都没有了,便安心去睡觉 。”
娜杰日达是11月8日深夜,用哥哥从德国带回来的“松牌”小手枪自杀的 。由于斯大林睡在距她较远的另一个房间,服务人员的房间则距离更远,加之是“小手枪”,枪声不够响亮 。所以直到早晨才发现躺在了床前血泊中的娜杰日达 。
实际上,两口子吵架后,寻死觅活的司空见惯 。这种情况下,一个生闷气的女人在深夜中独处,往往会钻牛角尖,一下子就想不开了 。如果此时,斯大林主动服软,走进卧室,拉拉手,摸摸毛,抱一抱,娜杰日达的生命绝不止于31年 。
不可忽视的是,当时的苏联,人人自危,自杀甚至是可以看成一种司空见惯的事 。许多著名的活动家,甚至文艺界、科学界人士,一个接着一个地自杀 。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也曾自杀未遂,为此还受到了斯大林的讥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