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暴涨200%,今年第一个风口来了( 二 )


预制菜的资本神话 , VC/PE 圈自然看在眼里 , 于是一笔笔融资诞生 。 今年 1 月 18 日 , 由饿了么有菜业务负责人浦文明创办的新中式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宣布完成 B+ 轮融资 , 由百度风投领投 , 鼎翔资本和零一创投跟投 。 这是珍味小梅园一年时间里完成的第三轮融资 , 身后还聚集着创新工场、星陀资本等投资机构 。
同样在今年 1 月 , 陆正耀正在孵化预制菜项目的消息甚嚣尘上 。 几天后 , 起家于河北的中餐预制菜连锁门店品牌 ” 银食 ” 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 由险峰长青独家投资 。 不同于其他玩家 , 银食走向了下沉县乡市场 , 至今已开出 40 家门店 , 2022 年预计开出 600 家门店 。
其实早在 2021 年 , 这条赛道就已经暗潮涌动 , 甚至有项目刚刚成立三个月就拿下两轮融资 。 经投资界不完全统计 , 2021 年 , 我国预制菜行业累计发生 10 余起融资事件 , 包括了锅圈食汇、王家渡、寻味狮、麦子妈、本味鲜物、叮叮袋、轻烹烹、三餐有料、望家欢等十余家公司 , 融资金额超 20 亿元 。
如我们所见 , 这里已经站满了 VC/PE , IDG 资本、源码资本、嘉御资本、天图投资、不惑创投、茅台建信、番茄资本、同创伟业、青山资本等投资机构浩浩荡荡 。 除此之外 , 小红书、元气森林等互联网巨头企业也罕见出手 。
传统餐饮品牌自然不肯错过这个风口 , 西贝莜面村、海底捞、小龙坎、九毛九、眉州东坡、云海肴乃至肯德基等都相继入局 。 西贝掌门人贾国龙对这门生意信心十足 , 集全公司资源扑在了这条赛道 , 甚至直接推出了全预制菜品牌——贾国龙功夫菜 , 目标十年达到 1000 亿规模 。
还有距离社区消费者最近的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一众生鲜零售玩家 , 现在预制菜赛道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得拥挤了起来 。
解救不会做饭的年轻人
你们会吃预制菜吗
预制菜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其实预制菜的概念并不复杂 。 从产品品类来看 , 预制菜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产品: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 当前大家所讨论的预制菜 , 多集中在即烹食品、即配食品这两大类别之中 。 消费者购买后 , 只需在家通过简单的加热、蒸煮等方式 , 就可以直接食用 。
疫情之下 , 这里蕴藏着一个庞大的市场 。 数据显示 , 我国预制菜市场存量目前约为 3000 亿元 , 到 2025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上万亿元 , 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 万亿元 。
” 预制菜也不是忽然火的 , 一直都保持比较快速的发展 。 ” 早在 2019 年就开始调研预制菜的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告诉投资界 , 过去那些星级酒店提供的早餐、自助餐、宴会餐很大比例都是预制菜 , 包括现在的乡村宴席 , 基本都是使用的预制菜 。
他判断 , ” 未来十年无论是家庭、餐饮连锁全面预制化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 中国的预制菜的发展正处在品质、效率更优的临界点 , 接下来会迎来高速发展期 。 ”
10 分钟打造一桌 ” 满汉全席 “ , 更多投资人将预制菜的终点指向了没有时间和不会做饭的年轻人 。 一位投资人分析 , 预制菜正在从B 端延伸到 C 端 , 现在年轻人工作节奏加快、做饭能力与意愿都在降低 , 预制菜的存在恰恰为这类人群提供了在家吃饭的解决方案 。
同时 , 疫情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 “就地过年” 政策 , 也催生了年轻人对于预制菜的需求 。 ” 当你想要用更短的时间、更便宜的价钱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 , 预制菜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