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的事故案例有哪些?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广州先艺制衣厂于1999年初发生两起由布料中所含的化学物二甲基甲酰胺导致中毒的事件 。其毒源来自浙江的一批布料 。广州海珠区正采措施堵截有毒布料 。先艺制衣厂发生六十一人集体中毒事件后,广东省中毒急救中心从多名重症中毒者的血液和尿中查出二甲基甲酰胺的代谢产物,由此判断为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并对十多位症状较重的患者进行对症zhi疗 。
据厂方反映,布料一打开,工人们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异味 。当于下午四时开工到晚上十二时,开始有多人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经查,这十六名员工均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据悉,病例众多、症状明显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在广东省尚属首次 。有关人士认为,有毒布料在过去亦是较为罕见,可在广州却连续发现,原因是时下有的厂家用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布料的表面处理,按生产工艺,那些处理过的布料应有烘干的工序,使布料上的二甲基甲酰胺挥发 。
不过,有些厂家为了省钱而省去了该道工序 。参考文献(1)SmythHF,etal 。Theinhalationtoxicityofdimethylformamide 。JIndHyg1948;30:63 。(2)ClaytanJW,etal 。AmIndHygAssocJ1983;24:144 。
(3)庞玉太,等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报告 。劳动卫生与环境医学1980;315:124 。(4)化学事故技术援助数据系统 。

二甲基甲酰胺的事故案例有哪些?

文章插图
安全生产事故考试有哪些案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某年某月某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 。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
现场勘查发现:3#聚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车间有这类“习惯性”操作) 。虽然当时3#釜已经反应了8个小时,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但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由于聚合釜人孔垫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所以人孔垫被冲开,使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引发爆炸 。
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 。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
A 。安全阀
B 。温度计
C 。防爆片
D 。易熔塞
2 。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事故的间接原因 。
A 。压力容器泄压装置下的阀门关死
B 。
安全制度不健全
C 。压力容器泄压装置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
D 。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3 。下列选项中,—是引发此次爆炸可能的点火源 。
A 。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产生的静电
B 。现场有人违章吸烟的明火
C 。
现场使用的排风扇
D 。现场有人违章电焊动火
4 。下列选项中,_属于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
A 。操作工违章操作—关闭冷却水阀门
B 。工人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培训
C 。聚合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检验
D 。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
三、简答题
5 。
导致氯乙烯单体发生爆炸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6 。在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构成的密闭系统中,试列举4个容器或管道破裂导致物料泄漏的常见原因 。
矿井维修电工事故案例有哪些?外转供变电所内有闲置开关柜,由供电车间组织一批人员前往进行回收,在大部分人员没有到时,有几名员工急于下班回家,就在没有施工负责人指挥、安全负责人监督,没传达安全规程措施的情况下,三名同志主动干起来,三人中有两人用绳子拉开关柜,受害当事人用手扶住柜子,在开关柜即将倒下450时,受害当事人无力将其扶住,在迅速躲闪时,手被压在开关柜下,耳朵被柜子的铁丝扎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