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新消费日报(北京 , 采访人员 郭辉)讯 , 一架千元级别的无人机电池引起的火灾 , 让蔡先生付出了至少10万元的代价 。 蔡先生告诉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 , 2021年国庆黄金周 , 收到朋友赠送的一款无人机 。 但由于淘宝经销商卖家并未按照产品宣传页向其一次性寄送两块电池 , 而是随产品在包装盒内附送一块电池 , 另一块则是在买方多次提出质疑后才补寄了一块 。 正是这块存在疑点的电池 , 怀疑最终在2021年11月引发了火灾 。 尽管国内无人机市场已经发展了近30年 , 但在近些年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 , 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才开始爆发 。 数据显示 , 我国消费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6年155亿元增至2019年283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2%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 2021年我国消费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达365亿元 。 实际上 , 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门槛其实并不高 。 有业内人士曾向新消费日报表示 , 一套开源程序就可以支持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 。 伴随着前几年资本的大量涌入 , 消费级无人机呈现出“红海”的竞争格局 , 但由于从生产和销售管理、飞行管理等方面的监管与标准尚未落实 , 行业尤其是腰部与长尾市场仍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 。 而消费级无人机电池质量问题只是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 “无人机电池起火后 , 维权无门”在众多无人机品牌中 , 大疆声名在外 , 蔡先生朋友的本意也是想买一台大疆的无人机 。 但在购物平台眼花缭乱的引导下 , 阴差阳错下单了一台不知名品牌的产品 , 线上售价不到二千元——比大疆入门级产品便宜了近一半 。 按照同行商家的宣传 , 如今千元价位无人机几乎标配4K像素相机、三轴云台防抖以及双GPS定位 , 支持30分钟续航、5000米飞行、360度激光避障、5G高清5公里图传等功能 。 也就是说在硬件配置方面 , 蔡先生朋友购买到的无人机 , 几乎能满足大多数非专业用户基本需求 , 因此即便错买 , 但没有退货 , 并在2021年国庆节期间 , 将产品好意赠送给了蔡先生 。 蔡先生向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当初他的朋友在购买无人机时 , 淘宝经销商卖家并未按照产品宣传页向其一次性寄送两块电池 , 而是随产品在包装盒内附送一块电池 , 另一块则是在买方多次提出质疑后才补寄了一块 。 并且蔡先生在收到礼物 , 在使用无人机并给电池充电的过程中 , 明显感觉第二次补送的电池问题不小 。 比如 , 装取过程中卡得过紧 , 没有原来随机附送的电池一样用起来顺手 , 而且多次在安装后出现无人机显示接通有电 , 但是不工作的情况 。 电池是否为原装、电池质量是否合格 , 也最终成为致使火灾事故发生的一大疑点 , 亦是蔡先生与经销商、生产厂家之间纠纷的争议点 。 事故发生后 , 蔡先生复盘 , 或许正是这块电池存在产品质量问题 , 才导致了电池爆炸起火事故 。 一家消费无人机线上经销商告诉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 , 店里千元左右的无人机产品新价比高 , 销量和用户反馈不错 , 购买之后会送一年免费质保和终身原厂家维修 , 并且还推出了首保换新等服务来招徕消费者下单 。 不过无人机电池出现燃烧、爆炸等情况 , 甚至引致火灾 , 在上述维保政策面前要想维权并不容易 。 事故发生后 , 据蔡先生介绍 , 他至今没有和淘宝无人机经销商——绿稻玩具专营店达成赔付协商 。 更令蔡先生心寒的是 , 在此次事件中 , 由于火灾较为严重 , 事故现场无人机电池已爆炸烧成灰烬 , 已无相关可辨认的直接证据 。 深圳市小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原生产厂家拒不与消费者协商、处理 , 亦不承认自家产品存有质量问题 , 无意赔付任何损失 。 蔡先生方面只能通过司法途径寻求问题的解决 。 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尝试与蔡先生所有无人机的生产厂家——深圳市小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联系未果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 , 注册资本仅有20万元人民币 , 此前曾涉专利纠纷案件 , 目前仍为存续状态 , 公司股东为霍雨宁和魏俊明两位自然人 。 事故对蔡先生造成的仅能够明列的损失至少有10万元(直接烧毁的家电参考闲鱼二手网价格) , 蔡先生表示 , 这还不包括2021年11月事故发生至今 , 一家人在外的借住费用、被油烟熏黑无法清洗估价的高档衣物及藏品、工作延误以及精神损失费用 。 蔡先生最近的两个多月里已经形成了每天查看淘宝的习惯 , 目的就是想知道 , 两个多月来跟经销商、生产厂家的纠纷 , 到底有没有对这款产品的销量和口碑造成一点点影响 。 他向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演示 , 搜索无人机关键词后 , 结果最为醒目的仍是那几款一千来块的无人机 , 在店家的精心运营下 , 评论区里没有一条差评 。 锂电池问题频出 , 消费级无人机发展瓶颈待解实际上 , 无论是均价四五千块的“品牌货” , 和随处可见的千元级左右无人机产品 , 电池的续航、安全一直都是制约消费无人机的关键因素 。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 , 过充过放或长期在高温环境使用 , 长期高电压存储 , 都可能影响化学体系的稳定性 , 加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 , 产生气体 , 造成电池鼓包、失效等故障 。 更有甚者 , 部分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存在内部锂离子电池质量差、保护电路功能不全或可靠性低等现象 , 电池易发热膨胀或者充电时导致起火、爆炸等危及人身或财产安全的事故 。 此前 , 包括行业领头羊大疆无人机在内的多个品牌都有用户曝出电池鼓包、炸机等事故 。 实际上 , 关于电池所引发的售后问题 , 行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 新消费日报了解到 , 目前不少无人机品牌的电池保修期只有半年 。 即便是大疆这样的头部品牌 , 其维保售后体系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一步完善 。 2021年6月18日大疆方面宣布将消费级全系列无人机电池的保修期 , 从此前的6个月统一延长至12个月;在保修期内出现的非人为电池故障 , 大疆均提供免费换新服务 。 “锂电池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 正常锂电池充电循环次数在300到500次 , 而‘劣质’一点的电池不仅循环次数更少 , 而且很容易在受到外部刺激——甚至是正常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炸 。 ”有分析人士如是说 。 锂电池电池品质问题导致火灾事故 , 也符合过去媒体一贯的宣导以及社会事件给公众留下的印象 。 不过墨柯的行业观察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 他在接受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竞争和合规 , 让如今大部分终端消费电子厂商对产品的安全性更加重视 , “以我了解的电动玩具市场为例 , 高端产品使用大厂电池 , 低端产品宁愿使用安全但有污染的镍镉电池 , 也不愿意使用低端不安全的锂电池” 。 由此 , 主流电池厂商之外的一些小企业近些年基本被淘汰出局 , “真正属于低端或不合格的电池少之又少” 。 墨柯是鲸平台智库专家、真锂研究创始人 , 有多年锂电池产业、市场和技术发展研究与数据统计经历 。 据他介绍 , 消费电池目前基本上是几家电池大厂在供应 。 “目前基本上是以ATL、三星SDI、LG化学、比亚迪、力神 , 对应的pack产品也基本上是这几家以及德赛、欣旺达还有台湾的两三家pack大厂为主” 。 不过在技术层面 , 墨柯也透露 , 由于一些厂商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过度追求——像几年前的三星手机电池自燃事故 , 很容易发生类似意外 。 消费级无人机野蛮生长 , 亟需监管近年来 , 随着芯片、电池、传感器、通讯芯片等产业链在国内布局渐广 , 技术日臻成熟 。 与此同时 , 在大疆这样的无人机巨头的产业生态搭建与技术指标指引下 , 国内无人机市场整体 , 无论是在制造端的成本和销售端的市价 , 均有不小降幅 。 以大疆为例 , 2012年售价不足5000元的大疆精灵1一经发布便迅速出圈;随后 , 大疆陆续发布的多款现象级产品 , 品牌一举攻下全球超过80%的消费者市场份额 , 价格方面也逐步与小米等品牌产品一同下探到了3000元的“亲民基准线” 。 当前大疆天猫旗舰店在售的最便宜一款无人机产品 , 其价格为2899元 。 再往下 , 无人机市场似乎依然有不小的低价铺量空间 。 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采访多位消费级无人机用户后发现 , 在大众消费习惯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双向夹击下 , 让国人引以为傲、成功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之外 , 更为平价的无人机产品同样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体 。 消费者级无人机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是专业用户进行航拍 , 但由于多数消费者没有来自工作和爱好的刚性需求 , 加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禁飞区林立 , 现阶段消费级无人机更像是“高级玩具” 。 这让一些生产平价无人机的腰部、长尾品牌获得了成长空间 。 一位电子产品爱好者小诚对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包括他在内的不少人 , “刚入手的新鲜劲过后 , 一个月拿出机子来的次数屈指可数” 。 大几千块的大牌无人机产品被束之高阁之后 , 逐渐成为了一个摆件 , 于是小诚干脆在二手平台出手了大疆的无人机 , 转而购入了一款价格更为便宜但知名度低的品牌 。 做出小诚这样消费选择的年轻人不少 , 无人机交流社群中甚至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大疆无人机今生只会让你快乐两次 , 分别是当刚拿到手拆封和在二手平台成功出手的时刻 。 于是购入一款千元级左右的无人机乃至是二手产品“新鲜一下” , 成为经济并不宽裕的年轻人的偏好 。 同样认为大疆等一线品牌无人机产品 , 在摄像头、机身材料、电池等硬件配置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存在“需求超配”的 , 还有许多四五线市的普通家庭 , 而产品的使用者多是家中十岁左右的孩子 。 一位北方某省会城市的家长告诉新消费日报采访人员 , 孩子学校同学的家庭大多数都是工薪阶层 , 却突然有一天在班里流行起了玩无人机 。 大品牌最便宜也要三四千的价格让不少家长感到为难 , 不过幸好 , “打开淘宝搜索无人机 , 就会有许多千八百块的商品链接” 。 上述家长说 , 虽然多次教过孩子 , 经济上的攀比行为不可取 , “但是遇到购物节打折活动”当作礼物满足一下孩子心愿” 。 “就像是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一样 , 孩子把无人机当成玩具 , 日常充电、室外飞行乃至启用摄像功能 , 都不需要大人帮忙上手操作 , 也从没担心过产品有什么安全性问题 。 ”家长们认为 , 现在即使一千块的无人机 , 附送的保修服务也很不错 , 摔坏了也不会心疼 。 不过从蔡先生这样的案例来看 , 无人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日常的使用中 , 更高的风险往往出其不意 , 藏匿于无形 。 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越来越细分 , “平价无人机”虽然拥有不错的行业前景 , 但受限于电池技术瓶颈、行业规范的不统一 , 加之无人机的锂电池、黑飞、质量问题或涉及到未成年人使用群体 , 法律法规层面的安全保障、产业层面的良序发展亦不容缓 。 本文源自财联社
- 法国内政部一部长级代表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 无限极老板入选“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 龚正答界面财联社:将大力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能级和显示度
- 淘宝4层级是几个钻?淘宝层级如何提升?
- 深度解析淘宝店铺层级与流量的关系,以及不同层级各自的运营方法
- 淘宝4层级条件是什么?怎么破4层级?
- 羽绒服全球知名品牌 全球顶级十大羽绒服品牌
- 享乐吧携手品质好物,助推消费升级
- 世界十大顶级男鞋品牌盘点 全球十大顶级男鞋品牌
- 世界十大顶级西装品牌 全球十大奢侈西装品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