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出现一种现象:收入不低,存不下钱,没钱回家过年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 ”

社会出现一种现象:收入不低,存不下钱,没钱回家过年

文章插图

如果是开车回老家的话(春运火车票太难抢,也不安全),一来一回的油费+过路费要在1500元左右 。
过年回家走亲戚的礼品费用要在2000元以上,有的仅到丈母娘家送的礼品就超过了2000元 。
亲戚比较少的春节红包也要2000元左右,亲戚多的,红包费用可能需要3000元以上 。
社会出现一种现象:收入不低,存不下钱,没钱回家过年

文章插图

仅仅以上这些费用就已经一万元了,这还不包括过年回家自己准备的烟酒以及朋友之间的一些应酬费用 。
这就是大多数在外打工家庭的一些真实写照,他们也想回家好好过年,可是却越来越难 。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正在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到了自己想要生活的城市,在那里结婚、生子、买房、落户,居家常年在外生活,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老家一趟 。
在老家人眼中,能在外买房、扎根生存是不容易的,不过对于大多数在外生活的家庭来说并没有那么轻松,因为一年复一年,存款不见多 。
我认识一个打工人,夫妻两人在常州一年可以赚18万左右,这个收入并不算很少,可是一年到头竟然存不到钱,这个让我挺意外的 。
因为每年的房贷要还5万元左右,孩子幼儿园花费,一共1.5万元,蔬菜水果约5万元,各种保险一年2万,孩子的兴趣班6000元,拍照一次3000元,各种生活费用(电费、水费、电话费、燃气费、物业费等)1万元,医疗费用1万元 。
社会出现一种现象:收入不低,存不下钱,没钱回家过年

文章插图

杂七杂八算下来,一年根本存不下来钱,能不借钱就已经不错了 。 如果过年回老家的话,真的需要贷款了 。
我相信这种情况并不算个例,因为现在有很多家庭远离老家来到了城市生活,他们想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条件,为此,必然得承担相应的支出费用,很多人都过得紧巴巴的 。
为什么很多家庭收入并不算很低,但是依然没有存款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被当下的消费观给影响了,缺少了对未来存款的意识 。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年薪是10万元,那么他可能会买一辆15万左右的汽车;假设一个人年薪50万,那么他可能会买一辆50万的汽车;假设一个人年薪100万,那么他可能会买上百万的汽车 。
难道生活中没有10万以下的汽车了吗?为什么非要花很多钱购买一辆汽车呢?
因为很多人被广告影响了,10多万的汽车强调的是性价比,50万以上的汽车强调的是尊贵,让你有一种优于别人的感觉 。
可是当你真的多花了几十万购买了一辆汽车之后,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尊贵性,大街上同价位的车太多了,于是又继续努力购买好几百万的豪车 。
车确实有面子了,不过账户上总是干干净净的,这就是当前人们的消费观给我们造成的影响 。
汽车可能太贵了,很多人也并不敢想去换几百万的车,但是买贵一点的衣服和包包倒是很正常的 。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年终奖是1万元,你可能会拿出5000元买衣服和鞋子;假设你的年终奖是10万元,你就有可能拿出5万元购买一个名牌包包 。
总而言之,就算我们的收入增长,我们依然存不下钱,因为消费的产品也越来越贵 。
这种现象正常吗?很正常,因为很多人都是这样做 。
不过我要对这种现象说一声:NO!因为储蓄是一种优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你学会了储蓄,也学会了投资,你可能不用等到60岁就可以退休了,何必再那么辛苦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