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是企业的天花板

企业的大厦是由一把手带队构建的 , 一把手的修为水平决定了企业大厦的高度和坚固程度 。 一旦担任了一把手 , 就要把提升自己的修为作为一项重要岗位职责来对待 , 从修身、创业和管理三个方面知行合一修行 , 才能胜任 。
一把手是企业的天花板
企业的命运是由一把手决定的
企业发展了 , 一把手的自我修养也必须提高 , 否则就如同将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交给一个小孩子驾驶一样 , 一旦一把手的能力不足以驾驭企业 , 企业就会出现问题 。
企业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一把手决定的 , 尤其是初创企业 , 一把手基本上决定了一切 。
没有柳传志就没有联想 , 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 , 至少如果没有柳传志和任正非 , 联想和华为不是今天的样子 。 创业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 这个过程需要想象力 , 创造力 , 更需要应对种种不确定性的能力 , 这些都要靠创始人来处理 , 创始人的见识、境界 , 就是企业最终的天花板 。
大企业也一样 , 越大的企业考较的越是领导人的境界而非业务 。 本质上考的是领导人的三观 , 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 对是非的看法以及对人生的看法 , 直接决定了企业向何处去 。
随着企业的发展 , 企业领导人的修为也必须同步提高 , 甚至企业领导人的修为提高速度必须快于企业的发展速度 。 小马拉大车必然出问题 ,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上市了之后会翻车的原因 , 企业虽然因为机缘和运气上市了 , 但是企业领导人并不具备领导一家上市公司的品德、才华和心态 , 最后做出错误的决策让企业陷入困境 。
一把手必须把提高自我修养当做头等大事
领军人物是创业公司的天花板 , 对于领军人物而言 , 重要的不是低头拉车而是抬头看路 , 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 。
领军人物一定要站得高 , 要能够跳出具体的战术问题和细节从战略高度思考和规划 , 而不是鼠目寸光小富即安;要看得远 , 要有预见性 , 永远在未雨绸缪 , 所有的事情对他而言都是早有预案成竹在胸;还要理得清 , 要善于归纳、总结、提炼 , 这是一种强大的学习能力 , 有了这个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要能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 这是一种执行力、一种处理问题的能力 , 有了这个能力就会永远有条不紊地稳步前进 。
一个领军人物 , 如果7天×16小时地坐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 , 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 基本上是在“用自己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无能” 。
一个领军人物 , 重要的是规划企业的方向 , 选定各个业务的领军人物 , 为企业找来各种资源 , 而不是事无巨细地亲自处理 。
因此 , 领军人物的眼界非常重要 , 只有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 领军人物不要窝在企业里 , 要走出去开阔眼界 , 到社会中去 , 到圈子中去 , 到大自然中去 。 当然 , 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回来 , 领军人物参与各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开阔眼界 , 把企业做得更好而不是参与本身 。
很多做得好的企业 , 其创始人都是业界圈子的活跃人物 。 当然 , 也有很多活跃于各种圈子的“企业家”企业做得一塌糊涂 。 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 , 你是把做好自己的企业当作目标 , 还是把参与各种圈子当作目标 , 你是否清楚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的成绩 。
总之 , 我非常建议创始人不要只埋头于自己企业的那点儿事 , 而应该走出去 , 跳出具体事务 , 从远一点高一点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企业 , 去展望航线和发现现状中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