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后出没的毒虫有哪些?端午节前后如何预防毒虫?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今天要来跟大家讲讲的就是端午节常见的毒虫有哪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就是驱除虫子辟邪的节日 。大家在夏季要地方这些毒虫的出没,以免伤害人体的健康 。
端午前后还要提防5种毒虫春夏之交,气候温暖适中,各种蛇虫都进入了活跃期 。若不巧与毒虫“狭路相逢”,应当如何自救?
火 蚁
受袭者对火蚁攻击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瞬时几十处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形成大量脓疱和水疱 。
火蚁虫体仅3毫米—6毫米大小,外形并不引人注目,所以人和宠物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误闯了它们的领地,入侵者往往会遭受火蚁群起而攻之 。
火蚁毒液含有生物碱、蛋白质和各种酶类,除剧痛外,往往会导致过敏反应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险,若脓泡破掉,则常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 。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尽快赶到医院治疗

蚂 蟥
蚂蟥又叫水蛭,多生活在淡水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 。市民在水边宿营,或“野泳”上岸后应仔细检查,若发现蚂蟥吸附于皮肤上,切不可强拉,以免蚂蟥吸盘断入皮内引起感染,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待其吸盘和颚片自动松开 。
此外,用食醋、盐水、烟油涂擦叮咬处,蚂蟥也会放松吸盘而脱落 。

端午节前后出没的毒虫有哪些?端午节前后如何预防毒虫?

文章插图
蝎 子
立即用带子扎紧伤口近心端,用冰块或冰袋冷敷患处,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扩散,并尽量将毒汁吸出 。
同时,用肥皂水充分冲洗伤口,再用小苏打溶液等碱性液体敷于患处,中和酸性毒汁,减轻疼痛,同时尽快送医救治 。
蜈 蚣
每年3—5月,晚上8点到凌晨4点之间,是蜈蚣出没较为频繁的时间 。
市民被咬伤后应以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切勿使用碘酒或消毒水,冲洗包扎后立即送医救治 。
端午节前后出没的毒虫有哪些?端午节前后如何预防毒虫?

文章插图
蜱 虫
每年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 。市民外出踏青可涂抹驱蚊水,避免在草地上坐卧 。
因蜱虫前端长有倒刺,发现蜱虫钉在身上时,千万不要生拉硬拽 。可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将其取出 。
需警惕的是,蜱虫有一定概率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严重时可致命
。这种病有1周-2周的潜伏期,因此被蜱虫咬伤后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高烧等症状立即就医 。
如何预防这些毒虫出没床头放一盒打开的清凉油可驱虫
住所比较潮湿的居民,可以在家里放一些菖蒲和艾叶,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薄荷等,或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或风油精
,毒虫会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 。
端午节前后出没的毒虫有哪些?端午节前后如何预防毒虫?

文章插图
马上到来的端午节,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端午前后有挂菖蒲和艾叶的传统,现代证实确实有驱虫的功效 。
夏季如何应对毒虫1,尽量避免衣着暴露,避免长时间出行午后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尽量戴帽子,使用头巾遮住口鼻避免将蠓虫吸入呼吸道 。
2,尽量选择暗色衣物,能有效减少蠓虫的接触;避免棉制品,选择高密度、透气性良好的涤纶制品(如果有条件最好选择皮肤风衣或者一些超轻冲锋衣)则可以杜绝蠓虫钻透服饰,彻底隔绝身体和蠓虫的接触 。
端午节前后出没的毒虫有哪些?端午节前后如何预防毒虫?

文章插图
3,衣物尽量保持干燥,蠓虫喜潮喜腐味儿,汗腥味也会诱虫,这也是为什么河道、水坝边上成群结队出现蠓虫的原因!女性最好别用香水,身上宁肯多点肥皂味也不能有香水味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