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批候鸟南迁鄱阳湖 全国多湿地成候鸟越冬新站点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10月26日电(采访人员白佳丽 黄江林)眼下,天津已经进入秋季候鸟迁徙季 。这些天,一批“候鸟先遣队”抵达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 。
“每天都能够观察到1万只左右的候鸟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巡查巡护支队副支队长韩克武说 。在他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候鸟先遣队”的种类和数量——东方白鹳187只、灰鹤120多只、反嘴鹬9200多只……他说,只有掌握了它们的数量,才能够更好地为大批候鸟“中转”做好细致准备 。

今年首批候鸟南迁鄱阳湖 全国多湿地成候鸟越冬新站点

文章插图
渤海湾西部的天津,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湿地丰富 。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有南迁候鸟在这里“补充能量” 。而作为京津地区的重要湿地之一,素有“京津绿肺”之称的七里海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中转站” 。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每个迁徙季过境七里海湿地的候鸟达到40到50万只 。”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成义介绍 。
为了迎接大批候鸟的到来,湿地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忙了起来 。
“调节湿地水深是首要的工作 。”吴成义解释说,为了保障喜欢在浅水区觅食的候鸟能够补充到充足的食物,湿地近期会将部分水域的水深降低到适宜的深度 。
今年首批候鸟南迁鄱阳湖 全国多湿地成候鸟越冬新站点

文章插图
陈静从南开大学植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七里海湿地管委会工作 。最近,她一边忙着编制最新的七里海鸟类图鉴,一边走进湿地周边的乡镇集市,为老百姓宣讲护鸟爱鸟知识 。
“在周边百姓的心里,候鸟的地位可高了 。”陈静说,过去,七里海湿地由周边农户承包养殖鱼、虾、蟹,为了不让过境的候鸟捕食,甚至有农户会放炮轰鸟 。可是这些年,随着七里海湿地的封闭管理、人为活动退出,加上广泛的宣传与科普,周边村民也渐渐加入了呵护候鸟的队伍 。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七里海这片候鸟迁徙的重要“枢纽”更加适宜鸟类栖息,鸟儿们也越来越多“光临”这里 。七里海湿地管委会统计,七里海湿地观测到的鸟类由5年前的227种增加到258种,数量由二三十万只增加到50多万只 。
韩克武的本子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稀有珍贵鸟类的名字——东方白鹳、白鹤、大鸨、天鹅、白琵鹭……
“前些年,我们观测到几十只东方白鹳就异常兴奋,这几年每年都有3000多只东方白鹳在七里海停留 。甚至曾经消失10多年的‘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又重返七里海 。”韩克武说 。
今年首批候鸟南迁鄱阳湖 全国多湿地成候鸟越冬新站点

文章插图
十月下旬,大批候鸟将来到天津 。为了给候鸟营造更加科学的停留、觅食、越冬甚至繁殖环境,科研工作也正在加强 。
【今年首批候鸟南迁鄱阳湖 全国多湿地成候鸟越冬新站点】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森林野保处处长刘捷介绍,目前,天津市域内的七里海、北大港、大黄堡、团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别联合北京和天津的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环境要素调查,了解保护区内水质质量、植被状况以及鱼虾的数量、群落结构等,科学打造和调控适宜候鸟栖息的环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