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 , 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 , 其实端午还有挂五端的习俗 。那么 ,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五端?端午节插五端的原因有哪些?
端午的由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 , 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 , 正月建寅 , 二月为卯 , 顺次至五月为午 , 因此称五月为午月 , 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 , 烹鹜角黍” 。到了唐代 , 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 , 宋景为了讨好皇帝 , 避”五”字的讳 , 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五端?端午节插五端的原因】
文章插图
端午节带五彩线的原因古代以五月为恶月 , 以其天气炎蒸 , 疾病易于流行 , 自汉以来 , 即于此月重五前后 , 以彩色丝线系于臂 , 谓可保平安健康 , 又谓能避刀兵之灾 , 故称 。亦称“缠五色丝” 。汉族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 。农历五月初五 , 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 , 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男左女右)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 。据说 , 五色丝象征五色龙 , 可以免除瘟病 , 使人健康长寿 。东汉已有记载 。原是用彩色丝线织成日月星辰和鸟兽等物 , 端午日奉给家中尊者 。清代将长命缕缠在手足腕 , 此俗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安徽淮北地区称“拴花线 。”
文章插图
与五端有关的端午习俗【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 ,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 ,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 , 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 。其实 , 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 , 人易生病 , 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 , 易咬伤人 , 所以要十分小心 , 这才形成此习惯 。种种节俗 , 如采药 , 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 , 饮蒲酒等 , 看似迷信 , 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 。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 , 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 , 并应弘扬传承的 。
文章插图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 , 都有其它原因 。通常将
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 , 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 , 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 , 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 , 叶片呈剑型 , 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 , 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 , 可以斩千邪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 , 割蓬作鞭 , 副以桃梗蒜头 , 悬于床户 , 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 , 或剪彩为小虎 , 帖以艾叶 , 内人争相裁之 。以后更加菖蒲 , 或作人形 , 或肖剑状 , 名为蒲剑 , 以驱邪却鬼” 。
- 端午节插门上的是什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草?
- 卫生间二次排水有多重要?等漏水你就知道了!
- 【狗狗需求穿衣服吗】宠物为什么要穿衣服
- 瘦腿裤,袜有用吗?要亲身经历过的……
- 端午节门上挂的那个草叫什么?端午节挂门上的叫什么?
- 端午节为什么喝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意义
- 头发挑染什么颜色好看 挑染头发要注意什么
- 烫发后怎么护理 烫染发为什么不适合同时进行
- 立夏为什么要挂蛋?立夏挂蛋是什么意思?
- 端午节可以回娘家吗?端午节回娘家买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