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吃菌时!近日 , “吃菌大省”云南发布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 , 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 , 还上线了小程序来识别毒蘑菇 。 这也引发了网友的议论 , 有了识别小程序 , 真的就能安全食用蘑菇了吗?最安全的方法应该是一律不吃!记者了解到 , 每年5-10月 , 我国因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 , 江苏每年也有大几十例散发病例 。 很多人印象中的毒蘑菇应该是“红伞伞、白杆杆” , 这其实并不正确 , 常见的毒蘑菇 , 反而看起来挺“灰头土脸”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江苏蘑菇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夏秋两季
 随着气温回暖、湿度回升 ,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 此时也是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 2021年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共开展研究蘑菇中毒事件327次 , 涉及923例患者 , 20例死亡 , 总死亡率为2.17% 。 蘑菇中毒是我国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孙昊副主任医师告诉扬子晚报记者 , 食用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 , 从全国来看有一定地域差别 , 江苏在夏秋两季比较多 。 食用毒蘑菇中毒在医疗上属于食源性中毒 , 需要向国家上报 。 江苏省内食用蘑菇中毒事件一年也会有大几十例 , 比较散发 , 各市都会有发生 。 江苏省人民医院也曾接诊过南京、苏州、淮安、宿迁等地毒蘑菇中毒病例的会诊需求 , 有的患者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了多脏器损伤 , 病情更严重的甚至会抢救不回来 。
 食用蘑菇中毒 , 远不止“看见跳舞小人”
 每年吃菌季 , 因为吃“见手青”等蘑菇中毒产生幻觉的新闻很多 , “吃菌子看到跳舞的小人”甚至上过微博热搜 。 曾经“中招”过的网友们绘声绘色描述中毒后产生的幻觉 , 看到五彩斑斓的“跳舞小人”等奇幻场景 , 甚至让没尝试过的网友们也心痒痒的 , 想要“以身试毒”一番 。
 虽然网络上的讨论很欢乐 , 但是医生还是劝大家千万不要动“以身试毒”的心思 。 孙昊副主任医师表示 , 蘑菇的毒素有不同的种类 , 不同的毒素可能会导致5-7类的不同症状 , 其中肝脏毒性、肾脏毒性、溶血等类型 , 致死风险很高 。 还有一些毒蘑菇会导致胃肠炎型、神经精神等症状 。
 网络上讨论热烈的“看见跳舞小人” , 就属于蘑菇毒素所带来的神经精神症状 , 通过医学观察和对症治疗处理 , 大部分患者是可以痊愈出院的 , 严重程度比较轻 , 但可以确认的是仍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 所以 , 千万别因为好奇去尝试那些可能致幻的毒蘑菇 。
 别尝试去鉴别 , 野外蘑菇一律不要吃
 很多人觉得 , 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可能是毒蘑菇 , 所以小心那些“红伞伞、白杆杆”的蘑菇就好 。 孙昊副主任医师表示 , 这绝对是一种误区 。 江苏很多常见的毒蘑菇其实长得“平平无奇”“灰头土脸” , 外观看起来很像超市里就能买到的香菇、口蘑 , 并不容易鉴别 。
 民间还有许多辨别毒蘑菇的方法 , 比如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有鳞片黏液的蘑菇有毒等等 , 其实都不准确 。 一些教程也指导高温或是油炸可以去毒 , 这也不保险 。 蘑菇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 , 高温或油炸都不足以将其破坏 , 中毒的风险仍然存在 。
 总而言之: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 。 所以孙昊副主任医师建议:不要尝试去辨别毒蘑菇 , 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 才是预防关键 。
 【又到一年吃菌时!常见毒蘑菇图鉴很多“平平无奇”】
- 新房入住一年,建议慎选10个网红家居设计,经不起时间推敲
- 宠物发情了怎么办?
- 一天做300到500个俯卧撑一年后会有什么变化
- 在呼和浩特市,一年收入三万是什么收入水平
- 六月份种什么蔬菜?六月份可以种什么蔬菜?
- 中国患者一年吃掉百亿保肝药,为何国外根本没这药?
- 他自嘲“眼高手低”,却愿意花费一年时间自学装修,完工后很值得
- 一年四季都用身体乳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 散粉开封一年还能用吗 ?散粉过了保质期不能再用
- 学生穿衣搭配法 160 学生穿衣搭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