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茶指南|包装上的这几个地方一定要仔细看,防坑防骗( 二 )


比如太平猴魁 , 要求柿大种茶树 , 配料就会标“柿大种鲜叶”或“黄山柿大叶种茶树鲜叶”等字样 。
还有一点 , 原叶茶的配料 , 只有鲜叶 , 没有其他配料 , 调味茶则会有其他添加剂 。


执行标准:看等级
执行标准 , 有些包装上标的是产品标准代号 , 一个意思 , 表示该产品遵循的标准 。
我国的产品标准 , 分为五类 , 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 。
售卖的茶叶 , 用的多是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 有两种 , 一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 用字母GB表示 , 强制使用 , 必须遵循 , 是产品质量的底线 。
现在茶叶上用的国家标准 , 是推荐性国家标准 , 用GB/T表示 。
推荐性国家标准 , 鼓励企业执行 , 不做强制性要求 , 但如果在包装上明示 , 即表示强制执行 。

像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名茶 , 一般都执行国家标准 。
这个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 , 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分清茶叶等级 。 据此 , 你去看包装上的质量等级 , 一定是按照国家标准的分级标示的 , 不会让人迷糊 。
国家标准的具体信息 , 可以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查询 , 对比 。
地方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的茶叶 , 一般会执行地方标准 , 比如安徽的舒城小兰花 , 执行标准:DB34/T451-2017 。

DB=地标 , 即地方标准的缩写首字母 。
34 , 是安徽省的地方标准代码 , 各省不同 。
T说明是推荐性标准 。
451是顺序号 。
2017是制定的年份 。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 是企业经过备案 , 自己建立的标准 。
没有国标、地标的茶叶 , 企业一般会自建标准 , 即企业标准 , 用Q表示 , Q即“企”字的大写首字母 。
比如浙江的羊岩勾青 , 产品标准代号:Q/LYC 0002.4S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绝不能少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 即SC编码 , 由“SC”加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
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 取代原有的QS食品安全认证 。
它是与企业对应的唯一编码 , 能够实现食品的追溯 , 包装上一定不能少 。
无此编号 , 不准销售 。


日期:去年的新茶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包装标签上绝对少不了 , 没有的买前三思 。
过了保质期的茶叶很难碰到 , 主要看茶叶是否在最佳赏味期 , 是否买到陈茶 , 比如你以为你买的是2022年的新茶 , 而事实上却是2021年的新茶……

根据标准代号GB7718-2011 , 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 , 一般要求 , 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
茶叶属于食品范畴 , 适用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包装上该有的标签都有 , 且都没有问题 , 是否说明该茶叶没问题?
也未必 , 比如上个月 , 小白我就买到了某名优绿茶的头部品牌的2021年的“新茶” , 隔年春啊 。
做个小调查 , 看看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 奔着新茶去 , 却不小心买到了隔年陈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