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楤木又称海桐皮(苏北土名),鹊不踏(《本草纲目》),虎阳刺、红刺鸟不踏(浙江土名),鸟不宿(苏南土名),通刺(福建土名),黄龙苞(四川宝兴土名),刺龙柏(四川峨眉土名),刺树椿、飞天蜈蚣(四川北碚土名) 。虽然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海桐皮功效是一样的 。那么海桐皮的作用有哪些呢?亲,您一定也想了解吧 。那么我们一起往下阅读吧^_^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海桐皮的功效:成分:海桐皮中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刺囊酸(echinocyst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以及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马栗树皮素二甲酯(esculetin dimethyl ether) 。
性味:味辛;苦;性平 。
归经:归肝;胃;肾经 。
功效: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 。
功能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消渴;胃脘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疟疾;漆疮;骨髓炎;深部脓疡 。
用法与用量:5~12g;可浸酒,可煎服;或外用:研末调敷 。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洗眼:海桐皮50克,切碎用盐水洗净,小火微炒,用开水冲泡放温,洗眼睛即可 。可治眼疾 。
煎服:海桐皮20克,红糖40克 。混合水煎去渣,温水送服 。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海桐皮的作用:1、镇静、镇痛作用;
给小鼠腹腔注射楤木总皂甙1850mg/kg,能协同戊巴比妥钠、氯丙嗪的中枢抑制效应;能对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和咖啡因的毒性,能明显增加热刺激(热板法)的痛阈,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
2、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
楤木煎剂4g/kg给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后可以保护大鼠幽门结扎性、化学性(吲哚美辛诱发)、应激性和利血平性胃溃疡,对醋酸诱发的慢性胃溃疡亦有一定效果 。200{bf} 楤木煎剂0.2-0.4ml,可使离体大鼠胃条收缩,说明它有促进胃运动的作用 。白背叶楤木白皮水煎剂(1:1)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有抑制作用,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加强,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可阻断其抑制作用,故其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α和β受体的活性有关 。
3、祛风湿、通经络湿邪为患;
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沉重,重着粘滞不去 。湿邪留滞关节,阳气不能布达,则关节疼痛、四肢拘挛、腰膝疼痛等 。海桐皮性味苦、辛.平 。入肝、脾二经 。苦可燥湿祛湿,辛可走窜行气,性平无寒热偏颇,寒痹、热痹均可应用 。尤对风湿痹证、四肢拘挛、腰膝疼痛效佳 。
4、祛湿止痢;
可用于痢疾的各种证型 。痢疾:古代称之为“肠澼”,“游”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 。痢疾有以下各种类型:下痢如豆汁,恶寒,腹冷为寒痢;赤白稠粘,发热烦渴,肛门灼热为热痢;下如胶冻,腹部冷痛为血痢;纯下鲜血,尿赤色红为赤痢;苔浊呕恶,噤目不食为噤口痢;时发时止,缠绵难愈为休息痢 。无论痢有多种,皆由疫毒、湿热或寒湿之邪侵入肠中,气血凝滞,肠道传导失司所致 。海桐皮气味辛、苦,性平和,无寒热 。燥湿去浊,行气行血,可用于以上各种痢疾,尤对湿盛之赤白痢疾效佳 。《海药本草》曰:“主霍乱、赤白泻痢,血痢” 。《开宝本草》曰:“主霍乱中恶,赤自久痢” 。
5、杀虫止瘴痛,可用于疥疮,癣疮,湿疮及牙齿虫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