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为什么对不起钟会 姜维与****有什么关系

姜维我们知道,是蜀汉诸葛亮收服的曹魏将领,而且姜维到了蜀汉之后,竟是没有一点反叛之心,而且光复汉室的心愿比刘禅这个蜀汉皇帝还要强烈不知多少倍 。尽管姜维最终还是失败了,汉室灭亡不可避免,西晋王朝建立 。但是,西晋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悚然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上,因为姜维的一系列作为,使得****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十年之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姜维为什么对不起钟会 姜维与****有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收姜维是《三国演义》中大书特书之事,姜维资质绝佳,诸葛亮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从此后继有人 。但真实历史没有这么传奇,姜维在降蜀之前并没有击败过诸葛亮的耀眼事迹,诸葛亮对姜维的重视以及姜维主军后的战略,其中有深厚的历史背景,请听大司马为大家分析 。
要谈姜维,先要谈到法正;要谈法正,先要谈到诸葛亮 。诸葛亮的“隆中对”人尽皆知,主要内容是夺取荆州、益州,然后从两地分路北伐,夺取中原,光复汉室 。“隆中对”是刘备集团的远景规划,赤壁之战后,刘备按此规划,先后夺取了荆州、益州,隆中对的基本前提已经达到,接下来具体该怎样两路出兵,则隆中对并没有详细规划 。
此时,法正的“汉中策”出台,作为对“隆中对”的补充,规划了接下来蜀汉政权的发展方向 。法正出身于扶风法氏,属于关中人氏,因避凉州军之乱才入蜀,所以对于关中、陇西、巴蜀的情况都比较了解 。刘备跨有荆、益二州后,法正即劝刘备夺取汉中,认为一旦攻取汉中,就有上中下三策可选,可以进退自如: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
姜维为什么对不起钟会 姜维与****有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这里上策的意思,是指按隆中对的规划,与荆州方面配合攻取汉朝旧都长安、洛阳,北定中原;中策的意思,是夺取雍州、凉州(即汉代凉州的河西、陇右两块),然后从益州和雍凉两路夹击,夺取关中;下策则是指扼守秦岭,保障巴蜀的安全 。具体采用哪个策略,视敌我实力对比而定 。
后来蜀汉的战略果然不出法正的“汉中三策” 。不久关羽败亡,荆州易手,上策已不可实行,此后终蜀汉之世,军事战略都是在中策和下策中切换,处于攻势时则取中策,处于守势时则取下策,“汉中策”不愧为“隆中对”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战略谋划之一 。诸葛亮对“汉中三策”亦予以首肯,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贯彻,五次北伐之中,至少有三次(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的目标是雍凉而非关中 。
具体到军事上,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蜀汉力弱,如果直接攻取关中,难免遭到曹魏雍凉、关中、中原兵力的三面夹击,过于冒险,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否决就是因为这一点;二是蜀汉离凉州其实比曹魏更近,从汉中西部出发,有一条祁山道,可以从今陕西南部(汉中)快速进入甘肃南部(陇右) 。
姜维为什么对不起钟会 姜维与****有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祁山道是以前古汉水的河谷,虽是山路,但比较平坦,道上还有西汉水、青泥河、嘉陵江等河流辅助运输 。要不是西汉初年的武都大地震把汉水和嘉陵江震成了两条河,蜀军甚至可以从汉中溯古汉水而上,直达陇西,当年韩信暗度陈仓,就曾经派樊哙溯古汉水佯攻陇西 。
而曹魏要救援陇西,则必须穿过关中平原,绕道关陇大道,从街亭碍口穿越陇山,再折向西南,绕路太多,路途遥远;如果想溯渭水而上,则渭水的水量不足以运送骑兵为主的魏军 。另外,曹魏长期处于守势,往往是先听到蜀汉进攻陇西的警讯才出发救援,只要蜀军动作够快,是有可能在魏军赶到之前拿下陇西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