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的功效与作用_谷芽的副作用_生谷芽煮水的功效

性温;味甘;归脾、胃经 。
功效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

禁忌胃下垂者忌用;无积滞者忌用 。
谷芽是什么
为禾本科植物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 。
生境分布:全国产稻区均有生产,而以南方早稻谷加工的谷芽为好 。
制法:取拣净的稻谷,用水浸泡1~2天,捞出置容器中,上盖潮湿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湿润,至初生根(俗称芽)长约3~6毫米时,取出晒干 。
性状:干燥的谷芽,呈长椭圆形而扁,两端略尖,长7~9毫米,宽3~4毫米,外稃包围果实,表面黄色,坚硬,具短细毛,有脉5条 。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长约2毫米,其中由一个浆片的内侧伸出1~3条淡黄色弯曲的须根(初生根) 。剥去外稃,内含白米1粒,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 。气无,味微甘 。以粒饱满、均匀、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
化学成份: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淀粉酶及维生素等 。
炮制:炒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 。焦谷芽:将谷芽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风干 。
谷芽的功效与作用

谷芽的功效与作用_谷芽的副作用_生谷芽煮水的功效

文章插图
【性味】
甘,温 。
《纲目》:甘,温,无毒 。
《本草经疏》:味苦,无毒 。
【归经】
入脾、胃经 。
《本草汇言》:通入脾、胃二经 。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
《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
《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
《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
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
谷芽的功效与作用_谷芽的副作用_生谷芽煮水的功效

文章插图
和中消食
谷芽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 。具宽 =消谷之功,故可用于食积不化等证 。《本草纲目》:“快童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
健脾开胃
谷芽味甘性温,能温煦脾阳,调理中气 。故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各种病证 。《本草经疏》:“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 。”
热毒下痢
是指腹痛,里急后重,便下粘液夹杂赤白脓血为特征 。《病因脉治·痢疾论》:“痢疾之症,便下脓血,或赤或白或黄,或三色杂下,里急后重,欲便不得便,既便又复登而厕,逼迫恼人 。”多发于夏秋季,暑热熏蒸,感受时气疫毒,入胃肠与血气相搏,则化为脓血而下痢 。谷芽为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并具下气宽中之功,用后脾强气下,邪热自除 。《本草经疏》:“脾胃和,中自温,气自下,热自除也 。”《中草药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 。
津伤烦渴
因大病、久病之后,或阴虚火旺,虚火煎灼,或脾虚不能转输津液,均致津少而口渴 。症见日中干燥,喜饮水浆,饮不止渴等 。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烦,健脾调中,行气而除热 。《中草药手册》:“治烦渴,消瘦 。”
(一)鉴别应用
谷芽平甘,功效和大麦芽相同,尤善消化谷食和滞 。但消食之力较麦芽和缓,每每同麦芽相须为用,治食积胀满之症 。
(二)配伍应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