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冬天要注意什么 冠心病患者怎么安全过冬

持续的低温会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每年的11至1月份,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峰期 。所以,冠心病患者在冬天应该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防疾病发生 。
冠心病冬季是高发季节
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血管收缩,代谢增高 。特别是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弱,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遇到寒冷刺激,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使本来就狭窄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甚至瘀阻不通,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
注意防寒保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冬季室温应该不低于18℃,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应再提高2℃~3℃ 。冠心病患者在冬天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并避免迎风疾走 。在室内时,应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
关注洗澡安全
冠心病患者在洗澡前,不要饮酒,不宜过饱、过饥或过度疲劳 。洗澡时,水温要适中,速度要快,以减少寒冷和热水对心脏的刺激 。此外,浴室内空气不流通,湿度高,对冠心病患者也很不利 。冠心病患者若在洗澡过程中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绞痛等征兆时,要立即离开浴室并躺下休息,适当开窗通风,同时注意保暖 。切勿步行或活动,以免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死 。
【冠心病冬天要注意什么 冠心病患者怎么安全过冬】重视生活起居
冠心病患者在冬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 。需要指出的是,冠心病患者饭后不可立即就寝,因为饭后迷走神经活动增强,会使心跳减慢,有诱发心跳骤停的潜在危险 。就寝时间最好在饭后2~3小时 。就寝时,适宜的睡姿应是右侧卧位、双腿稍屈曲 。半夜醒来时,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然后下地 。无论是平时还是节日期间,冠心病患者都要注意劳逸结合,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 。
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应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含纤维(尤其是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 。
调整饮食结构均衡营养科学饮食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一般喝水较少,容易使血液浓缩,加重心脏负担 。冠心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多喝开水,并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肉和瘦肉等 。气温低,人们对能量和营养的要求增高,此时应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取,如瘦肉、新鲜鱼肉等,坚持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低糖饮食;少吃动物脂肪、油炸类食物、蛋黄;晚餐不宜过饱 。
注意心理平衡
冬季除天气寒冷外,连绵的阴雨天气还会使人情绪低落 。冠心病患者应减少心理压力,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避免过度紧张、激动和忧郁等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刺激 。培养嗜好或通过运动来松懈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 。
不偷懒多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冠心病患者也应该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和做健身操等,以增强体质,增强心脏功能 。运动量不宜过大,安全第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适当按需进补
冠心病患者在进补问题上,应遵循“可补可不补者一般不补,能食补者不要药补”的原则 。心肌梗死患者的体温比正常人要低1℃~2℃,在冬天会有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等症状,可选用红参、附子、肉桂、当归、干姜、桂圆、核桃肉等温阳的补品进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