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韩国电影质量越来越高?

这样的说法在《寄生虫》在国际影节上频频拿奖后,更加甚嚣尘上吧 。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但它的表现真的不一般 。在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最高荣誉金棕榈奖 。在第77届金球奖上拿到了最佳外语片 。最为闪耀的成绩是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寄生虫》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并且创造历史成为diyi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片 。想想之前中国电影在奥斯卡的收获,真是令人汗颜 。

为何有人说韩国电影质量越来越高?

文章插图

为何有人说韩国电影质量越来越高?

文章插图
虽然貌似这只是一部电影的辉煌,但是从来都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应该说是之前这么多年来韩国电影和韩国电影人一步步的积累,才催生出了这样的壮举 。
为何有人说韩国电影质量越来越高?

文章插图
历年来对电影圈的高度重视,以及小规模市场催生出的高质量韩国偶像文化盛行,但是在韩国,存在的潜规则是演员的level是高于偶像的,这其中电影演员又是更加高的level,因此很多介绍的时候,会专门突出电影演员这样的标签,虽然中国也有点这样,但这几年被流量文化弱化得有点看不见了,多是谁有流量谁有话语权 。
为何有人说韩国电影质量越来越高?

文章插图
这样明确的等ji制度,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韩国电影的受重视程度 。在加上韩国的电影观影市场实在是小(所以韩国喜欢用观影人次来计算票房),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电影只能朝着高质走,像国内的某些圈钱电影的做法是完全在韩国行不通的 。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敢深入拍,电影的层次性在不断加深之前的《熔炉》《素媛》,电影题材方面就十分观众社会深层性的问题,而且很少有遮掩,非常写实和深刻,包括《寄生虫》,在反应贫富阶层问题的时候,也没有脸谱化富人就是坏的,穷人就是好的,而是把人性好坏的那一面都真实表现,然后用戏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反而更深层次真实的体味到打破阶层的困难 。
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韩国电影真的敢拍,这点真的也不多说啥了 。
对编剧的一贯重视,以及更加符合国际审美的电影语言韩国一贯对编剧都非常重视,编剧拥有的话语权也非常大,木头记得《来自星星的你》有这样的剧情,就是全智贤饰演的大明星千颂伊去求编剧给自己机会出演角色 。
而说实话反观中国,真的很少有话语权这么大的编剧,木头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部剧好,显少有人说编剧好的,但凡一部剧被骂,最多的就是骂编剧的 。而编剧地位的高低,足可以影响内容的好坏,不说编剧地位高,写的人多,竞争激烈下出的好作品多 。就单说说编剧能遵循一定的思路传达作品思想,而不是被投资方、制片方、导演、演员等等各种裹挟,把剧本改得面目全非 。这一点能改变,就会好很多 。
再加上韩国的电影语言思维(还是偏编剧能力上的)比较符合国际审美,所以《寄生虫》这样的作品才会在各大国际影节上频频拿奖 。(简单来说,就是外国人看得懂,理解的了 。)
木头说很难想象韩国电影有一天能走到这样的高度,也为中国电影这几年的颓靡感到难过,可能这几年中国的商业大片实在活火,钱赚得盆满钵满,大家就不想着在品质上有啥追求了 。还是希望中国电影尽快回归品质追求之路,也在国际电影圈尽早找到自己的位置吧 。
增重、减重对演员拍好戏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这个必须给到电影《摔跤吧爸爸》里面的主演,阿米尔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