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选举是什么意思?

    01中国台湾的“九合一”选举,由原来的“七合一”选举而来 。“九”指的是除原来的直辖市长、县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和村里长外,又增加了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少数民族)区民代表”及“区长”两项地方公职选举,加上之前的七项共九项,称之为“九合一” 。“一”指的是所有地方公职在一天之内选出 。
    九合一选举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2014年5月13日,中国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三读通过“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修正案”,把“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及“区长”增列为地方公职人员 。
    2014年11月29日举行的中国台湾地区新一届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相应增加两项选举,由“七合一”变为“九合一” 。[2]
    “九合一”选举是在“七合一”选举基础上增设两项而成,原七项选举为六大城市(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市长、议员,其余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与村里长 。
    “九合一”选举包括:直辖市长、县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区长选举 。
    九合一选举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历届选举
    2014年九合一选举
    选举准备
    2014年8月20日,民进党召开采访人员会宣示最后冲刺,蔡英文加紧辅选脚步,从桃园首站出发,到各县市巡回授旗,并于9月党庆月举行造势活动 。
    2014年11月29日,中国台湾规模最大的选举——“九合一”选举举行,会选出九种“地方公职”、11130位公职人员,22个县市全部改选县市长 。
    “地方选举”是2016年中国台湾领导人选举“前哨战”,“直辖市”市长、县(市)长选举部分,84位参选人之中,23人为国民党籍,民进党提名17人,竞逐6个“直辖市”市长、16个一般县(市)长职位 。
    选举结果
    2014年11月29日,中国台湾“九合一”选举投票结果揭晓,全台22个县市长选举中,中国国民党获得6席,民进党获得13席,另有3席为无党籍 。
    国民党6席:新北市朱立伦、新竹县邱镜淳、苗栗县徐耀昌、南投县林明溱、台东县黄健庭、连江县(马祖)刘增应 。
    民进党13席:桃园市郑文灿、台中市林佳龙、台南市赖清德、高雄市陈菊、彰化县魏明谷、云林县李进勇、嘉义市涂醒哲、嘉义县张花冠、屏东县潘孟安、宜兰县林聪贤、基隆市林右昌、澎湖县陈光复、新竹市林智坚 。
    无党籍3席:台北市柯文哲、花莲县傅崐萁、金门县陈福海 。
    2018年九合一选举
    选举准备
    2018年中国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是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日上任后的首场选举,也是2020年1月中国台湾领导人大选前哨战 。
    此次选举应选名额共计1万1047名,完成参选登记人数分别为:25位直辖市长、751位直辖市议员、68位省辖县(市)长、1018位省辖县(市)议员、529位乡(镇、市)长、3443位乡(镇、市)民代表、1万5040位村(里)长、21位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长、98位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候选人 。当选人将于2018年12月25日就职 。
    选举结果
    2018年11月24日,中国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选举产生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