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不论是天地万物之态还是四时寒暑的交替,自然都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但我们的孩子正在慢慢地远离自然,他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不知道的也越来越多 。他们眼里的树都叫“树”,他们眼中的花都叫“花”,他们不知道米饭是怎样由禾苗长成,他们对四季的感知也仅仅来源于温度的变化 。
希望孩子们在阅读这些书的时候,能有机会让自然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埋下一粒小小的种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多的注意到自然的美好 。
一、 天地合一的泥小人——《二十四节气》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作者:熊亮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泥土小人趴在冰化的土地之上,把脸贴在河床边微潮的泥土旁,感受着丝丝凉气,聆听春天来的第一丝讯息;田野之上冒出蒙蒙之绿,它像牛马一样把青草的嫩芽塞到嘴里嚼,在满口新鲜的青草汁里咀嚼春天的味道;炎热的夏天就扑通跳到河里,想象自己的身体如泥土般渐渐融化 。等到白露,太阳出来的一瞬间,所有的植物、湖面、石头上面都冒出白的烟气;隆冬来临,它就以大地为床,白雪为被,再度沉睡,周而复始 。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谷雨,夏季来临之前,泥土小人拾起一粒种子放进嘴里,等待它慢慢生长 。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冬至,泥土小人以大地为床,白雪为被,渐渐入睡,周而复始 。
熊亮说《二十四节气》创作出来之前,他的作品都是黑暗、强烈、甚至没有曲线,不是我画了她,而是她教我学会运用曲线、清墨淡敷、气质温婉,安静下来 。
在《二十四节气》中,他将自己想象成“像大地一样的泥土小人”,去感知大地的温度,体味季节更迭,将抽象的节气概念,细腻的传递给每一位读者 。
这些轻盈充满禅意的水墨形象里,沉淀的是厚重的传统和美好的古典文化 。他说《二十四节气》是他做得最明亮、最美好的一本书,也是他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
二、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作者:高春香、邵敏(文) 许明振、李婧(图)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自然最朴实的语言也已经成了孩子们最难懂的语言了 。
当你在春分时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二十四节气,就是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 。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谷雨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
春耕不及时,播种的作物就不能按时令生长,就结不出丰硕的果实 。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小满
谷物的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 。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处暑
暑气终止,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
处暑前后的节气多与祭祖和迎秋有关 。
江河水 冬至踩小人

文章插图
立冬
冬天要来了,秋天里成熟的农作物已经收晒完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