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流放后都经历了什么( 二 )


海南的清泉享誉已久,可惜并没有因此而吸引到游客 。
李德裕与这个声誉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是间接的关系 。他喜欢喝惠山(在今江苏省)流出的特别甘美的泉水 。一个僧人告诉他,惠山甘泉在地下与长安的一个道观——昊天观的井水相通 。
两个多世纪后,苏轼发现,琼州佛教三山庵的泉水尝起来很像受人推崇的惠山泉 。海南僧人告诉他,这口南方的泉水,被称为“惠通”——这给人带来了可喜的希望,因为泉水也可能经由地底的秘密通道流到京师去——或许这是苏轼与朝廷和解的早期征兆吧 。
更好的消息是,苏轼在其半乡下的住所旁发现了一眼优质清泉 。他写道:“吾谪居儋耳,卜筑城南,邻于司命之宫 。”这座道观中有一眼泉水,清冽而甘美,不像附近其他泉水那样有点咸涩 。
苏轼把这眼神泉比作道家的长生不死之药,专门用来煮饭、饮用 。诗中有几句讥讽咸水之无用,如同人类流出来的汗水和血液 。可见,苏轼在这里的食物包括可疑的也许是有害的肉类、粗根蔬菜以及甘美的泉水 。
他还察觉到自己,居然适应了新环境 。这是因为他在物质上得到了比水更好的饮品酒的帮助 。
海南原住民能酿造出许多解忧的美酒 。后人将其中一些酒的发明归功于苏轼 。

苏轼被流放后都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黎族人用竹管吸饮山兰酒 资料图
海南本地的果酒和麦酒,亦即用水果和谷物酿成的酒,有天门冬酒和桂酒 。可以确定的是,这些酒并没有全部失传,其中有大量的棕榈酒,甚至有绿海龟汤 。
苏轼很高兴地看到,用生黎的方法酿造出来的陌生烈酒,使华人和蛮夷可以一起把酒言欢 。
苏轼被流放后都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黎族特产山兰酒,由海南当地特别的山兰稻米酿制而成 海南旅游网图
虽然苏轼必须吃黄姜土芋之类的劣质食物,但是在这岛上,还有许多体面人家也是这样 。毕竟,还可以照样写诗以及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他记述这些海岛见闻的诗篇,我们读起来会觉得奇怪,尽管其中夹杂有异域风情、对当地的精确观察、个人追忆以及古典文学典故 。但少有异乎寻常者 。仿佛一个士人要把他生活中所有最喜爱的意象,都用来擦干因食物难吃而落下的眼泪 。试图找到证据回答“这是真实的生活,还是好玩的梦幻”这个问题,是徒劳无功的 。
苏轼也有其他爱好追求 。晚宋就已流传着苏轼改良海南油墨的故事,甚至说他是制墨能手,是“海南松煤”的发明者 。这声誉似乎有点被夸大了 。
苏轼被流放后都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海南松煤 资料图
事实上,即便仰慕苏轼的人也认为这完全不是真的,虽然苏轼肯定亲自试验过这一工艺 。是否事实上他只是在墨条上签个名,利用自己的名气来兜售墨条呢?毋庸置疑, 苏轼是需要钱的 。他坦白地说,在海南,他不得不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只留下一个做工精良的“荷叶杯”,他舍不得脱手 。
苏轼在海南短暂的贬谪生涯中,确实写了不少诗,而且对陶渊明的关注大增,经常作和陶诗 。但是,他也花了很多时间,继续研究古代经典 。居海南时,他就完成了《尚书》注释 。
另外,他的名气也使许多大有前途的年轻士子前来拜访他,寻求建议 。这确实是对其所处蛮荒现实环境的一点补偿 。
显然,苏轼也常因当地豪绅的请求而进行书法创作,因为12世纪海南有座寺庙就以有苏轼题写的匾额而骄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