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建圆明园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建圆明园】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建圆明园

文章插图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5200余亩,150余景 , 建筑面积 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由康 熙皇帝命名 。圆明之义是 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人也 。圆 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 , 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清 朝统治者由于习惯游牧生活,所以在定居北京后便开始修建园林 。圆明园由圆明 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 , 分布在圆明 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 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 , 收藏 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包括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 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 数百万株 。1860年 , 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抢掠,并被烧毁,大火连烧3天3夜 , 使这 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浩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