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科普]走进冬残奥会-残奥冰球

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冬季运动会的一种,参加运动员为残障人士 。截至2018年,冬季残奥会已举办过第12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


[冬残奥科普]走进冬残奥会-残奥冰球

文章插图
残奥冰球
2015年07月31日17时57分,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吉隆坡举行,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经过85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投票,北京击败对手阿拉木图,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张家口市市长侯亮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签订了《主办城市合同》 。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举办过夏季残奥会和冬季残奥会的城市 。
【[冬残奥科普]走进冬残奥会-残奥冰球】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国戏青年本学期为大家准备了冬残奥会的项目知识科普 。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残奥冰球篇 。
基本介绍残奥冰球原名冰橇冰球,在第1届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冬残奥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第6届挪威利勒哈默尔冬残奥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
比赛场地北京赛区国家体育馆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冰球设一枚金牌,比赛在北京赛区国家体育馆举行,残奥冰球的场地规格与奥运会冰球完全一致 。
比赛装备参加残奥冰球比赛的队员都有下肢残疾,队员需坐在冰橇上参加比赛,冰橇是队员使用的重要装备,每个运动员都要根据规则规定、自身残疾和身体条件量身定做 。
一般用钢、铝、钛和镁等材料制作而成,包括车架、前滑轨、足蹬、座斗、足跟支撑以及1-2个冰刀 。
冰球杆一般都是碳纤维材料,比较轻,不易损坏,最大长度不超过一米,杆头最大长度为32厘米,最大宽度为7.5厘米 。杆两端的形状和功能不同,杆柄顶端为齿状,用来推冰滑行,像船桨的一端是杆刃端,用来击球 。

[冬残奥科普]走进冬残奥会-残奥冰球

文章插图
残奥冰球
基本赛制比赛规则基本相同,共8支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可由15名男子队员参赛,或者最多由16名队员参赛,其中应至少包含一名女子队员 。
双方派出包括守门员在内的6名队员上场,比赛可随时换人,没有名额和次数限制 。双方可以运用滑行、运球、射门等技术和各种战术相互攻守,力争用冰球杆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并保护自己的球门不失 。犯规要受到相应处罚 。
每场比赛共进行3局,每局15分钟,每2局中间休息15分钟 。若3局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相等,则进行加时赛 。加时赛一旦进球,比赛即告结束 。加时赛如仍平局,双方进行射门比赛,直至决出胜负 。比赛分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 。预赛分两组,进行单循环赛,前两名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进行交叉淘汰赛,胜者进入决赛,决出冠亚军,负者决出第三、四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