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雁的寓意

【映雁的寓意】

映雁的寓意

文章插图
映雁是大雁中最小的一种,体形与大雁相似,但比大鸭大鹅大很多 。它的个头比雁小很多,但却能飞得更高 。它在水中和岸边休息时,会被一种叫做“水母”的水母附在其背上,形成一个可爱的小水母;当水母飞到空中,它又会紧紧贴住水面,形成一个可爱的“小海藻” 。由于映雁幼虫寄生在大群的小海藻类中(俗称“水里”);再加上大量繁殖使其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所以从雁群中捕捉到野生鱼虾时都会带到岸上放生;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映雁在野外常见,但我们在野外看到有成群的雁群游走在水里时都是看不见其身影的 。
1、什么是映雁
映雁,这种大雁最大的特征就是体型细长 。这是由于其颈部和背部有黑色的“羽衣”,形成了羽毛光泽的视觉效果 。因为这种羽毛在水中特别显眼,所以又被称为“映雁” 。这主要是由于映雁会游泳并且会飞得更高,而我们从水面上看不到它们觅食时留下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飞行姿态;所以它又被称为“水影”、“影踪” 。据楚辞·招魂记载:“招魂于林泉之下,百灵于百草之林 。”王勃把这种鸟称作“映雁” 。可见在唐代以前人们就把映雁叫做“林泉隐士”之意;后因映雁虫卵寄生在大群的海藻中(俗称:“水里”),造成了大雁无法飞得更高、更远;因此才有了映雁这一名称;也可以说是人们为了把映雁与飞雀相区别而给其起的一种别称 。诗经·大雅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不思其谁’,都是表达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2、中国传统文化
“映雁”象征着温暖和光明 。“以雁喻人”说:大雁,有忠贞之意;它又是一种象征,以大雁来喻中国古代人的品行和品德良好;因大雁能忍受寒冷和饥饿而生存;因此,大雁也有忠贞不二之意;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又因在古代常被用作“飞鸿”之意,“鸿”就像一只展翅翱翔、飞翔在蓝天上的大雁;因而古代的人们便把大雁比作鸿鹄;将其比作“吉祥鸟”;也有说它是吉祥飞羽、鸿鹄高翔、展翅翱翔等寓意;因此,大雁也被人们用来喻示幸福美满的生活和美好祝愿,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福报和吉祥之鸟;大雁还象征着鸿鹄与君子和谐相处之意 。宋代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大雁何其多,但于秋风万里时南飞北归;与南飞北归之人不共戴天!这首词写得很细致地描绘了大雁在中秋月圆之际南飞北归时这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作者与他们共同庆祝中秋佳节的喜悦心情,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因此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 。
3、现实意义
有人认为映雁是吉祥的象征,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 。首先映雁并不意味着富贵吉祥,相反映雁是一种不祥之兆;因为映雁与金钱有关,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此我们对映雁要给予更多的理解,避免误读 。映雁在农村的习俗,在人们外出旅游或祭祀途中常常见到 。很多人在祭完神之后,往往会把自己家里挂的大锁取下放在院子里用土块或木块垒起来放在家中供祖先和亲友祭奠;也有人会把家中的炉灶、灶台等物品摆放在院子里,希望祖先能保佑家里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因为人们认为摆放这些物品不仅能让祖先保佑家人平安、有福气、家庭和睦,还能保佑全家不受灾难影响和灾后重建 。因此,这些摆放物品通常寓意着大吉大利、幸福美满;人们也会认为这些摆放物品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农村的习俗在我们平时看到,每当进入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把庭院里结上果实供祖先和亲朋好友祭祀祈祷,其中也包括家家户户喜欢祭拜的神只和祖先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传统习俗的话,你也一定会羡慕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