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地形特点


山地的地形特点

文章插图
地形是山地的主要特征 。山区的地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山、河、湖、海等多种地形类型,也有各种冲积扇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盆地及盆地型的各种地貌类型 。从总体上看,山地是以坡向交错分布而构成的地貌 。山地在不同区域的海拔和面积各有差别,故每一地区的山地地形又有其特点 。
【山地的地形特点】1、山地面积大,地势起伏大
山地多为山地,地势呈南北倾斜 。山地在一北一南一北两个方向上依次延伸,形成以海拔高低差别最大的山坡地带,形成高峻的高原地貌和狭窄的谷地,如巴丹吉林大雪山地区便是典型的山区地势 。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0%以上,山地平原占60%以上 。但由于山高坡陡谷深谷深,地貌发育类型复杂,使地势起伏大 。平均约高200~300米至1000米左右(我国为1500~3000米);平均坡度在10°-25°之间 。河谷深切(河流河谷两侧,河漫滩面积大 。
2、山地地形类型多
在不同的区域,山地的地貌类型各不相同 。山地的地形有“山”型、“盆地”型等山地地形,山地的地貌类型还有:冰期山地以及河漫滩、沼泽地、沙丘土地等 。此外,还有许多丘陵和台地 。由于受山地地形影响,导致山地地貌丰富多样 。它既有平原地形又有盆地平原山地的特点 。这就为我国众多的平原与盆地平原地貌所代替,形成各种地形类型:即所谓的山、川及其边缘地带和盆地地区 。
3、山地中河流的水量,流速
山地河流主要有几种:大河和一级支流,如淮河、长江等;二级支流,如鸭绿江,其水量大(年径流量)一般为20~50亿立方米,流量也很大;三级支流及一级支流,如松花江、鸭绿江等 。山溪流速大达60~200 m/s.小溪流速小(20~40 m/s),流经高山峡谷区,水力资源丰富 。主要支流有淮河、牛栏江等 。流量也大 。河川中水量小而不大或小而零散,最小的小于10 m/s,而水量大而速度快 。河谷沟壑地区,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流量小而稳定 。而流速小(0.2~10 m/s) 。
4、河流流量,流量的大小以及河水在山地中的运移方式
山地的河流流量随海拔高低而变化 。山地各地貌区普遍存在着河流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现象,如在平地流水比高于山坡落差,水流呈陡坡上行时呈顺流而下而顺坡而下之,使水流沿坡冲刷流经河谷形成大面积平原 。而在平地上流速较大,水在山地中不能自由流通 。其原因是因为山脉坡度大,使水流在山区内不断地运动,水流与坡下的土壤会因摩擦而产生出新的堆积物质 。故山地常形成大小不等的沟谷群和河谷地貌 。河流的大小和水流方向又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运动 。所以山地河流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拔的影响 。
5、河流分布区域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明显的差异性
不同区域内河流的坡向和流量存在明显差异 。山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春、秋季丰水期,径流丰沛;夏季短,冬季长,夏季短 。多流季的季节径流量的变化则影响着河水的输移、流量、水位等多方面因素 。受气候影响,山区河网可分为季节性河、溪流沟、干流网、径流区及涝区等多种形态 。如长江流域冬季干流多为谷地,春季干旱,夏季丰水期多在2~4月;但夏季也有枯水出现;秋常形成干枯河;春秋季节均干枯等;干支流水量也有很大差异,在正常年份内一年之内有12次左右(正常年份)不同程度的洪水出现 。
6、降水在山地中是很重要的一种自然现象 。
山地降水的形成,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山地降水的总量有较大差异 。在某一地区中,降水随海拔的增加 。通常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降水量也较多 。山地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划分规律 。主要有春旱与秋旱两种 。此外还有雨季(1-3月)及旱季 。如中国西部山地有季风槽活动,常造成山地降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