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孔子(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72年),名丘 , 字仲尼 , 孔子的曾孙 , 祖籍鲁国曲阜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 。著有论语礼记春秋繁露等书 ,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位大学问家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儒 , 世界知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学说主要围绕着“仁”这一核心内容展开 。孔子学派分为两大流派:“温润学派”和“中庸学派” 。
1.温润学派
【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温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的学生颜回 。颜回在孔子死后 , 没有给孔子立庙 , 而是继续学习、研究经书 , 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教育家 。颜回善于用德、仁、礼等为自己辩护 , 同时也被后人奉为颜氏学派掌门人 。颜回继承了论语中的仁学思想和道德修养观 , 为后世儒家所继承 。他重视仁与仁、仁与礼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仁者爱人!”主张以“仁”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仁者爱人”并不排斥“仁”以外所包含的其他内容 。
2.中庸主义
中庸主义是孔子的中庸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庸 , 意思是“道可道 , 非常道”;“庸可庸 , 非常庸” 。中庸主义包括两层意思:一为中等 , 二为偏重 。中庸思想的精髓之一 , 但由于它还包含着一些其他的思想内涵 , 所以又有一些其他思想内涵可以为它所用 。中庸之道是一种人生哲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 。
3.孔子仁爱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孔子提倡仁爱 , 也就是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孔子的仁爱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儒家伦理基础上的 , 这是与儒家理论在儒家学说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息息相关的 。而孔子最早所倡导的便是“爱人” , 认为只有爱别人了才会更好地去帮助别人 , 所以孔子要求人们学会去爱惜别人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 , 形成了两大著名学说 , 一是温润学派和中庸学派 。温润学派主张在仁法外兼治 , 主张实行仁政是治理国家要解决人民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庸派则主张对人性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 , 不以强制手段解决社会矛盾 , 并且通过自身修养使道德达到更高的境界 。另外还有以仁法立教这一观点在儒家思想中也有体现 。这种新时期对后来仁法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