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绝育并不一定让猫狗更长寿 , 只是有人希望你这么觉得 。绝育倡导者很喜欢用统计图表告诉你“你看 , 这些绝育的动物活的久保险公司经过研究后表示“宠物是否绝育与其潜在寿命没有多大关系 。
宠物绝育简史20世纪40年代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 , 除了大城市 , 兽医并不经常进行宠物猫狗绝育手术 。大城市饲主对于宠物猫狗不停发情、产崽不胜其烦 , 急需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戊巴比妥钠麻醉剂的出现为人们送来了福音 , 随着这种新型麻醉剂的出现 , 宠物绝育手术可行性大增 , 无尽的发情 , 海量的小猫小狗终于有了解决办法 。
20世纪5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世界迎来了复苏与重建 。20世纪50年代抬头的人道主义运动也将目光转向了宠物绝育上 。正是从这时候开始 , 宠物绝育变味了 , 这不再是单纯的个人选择 , 而进一步变成了“公民义务”(civic duty) 。“养宠?那你一定就要给他/她绝育”这一转变的主要推手是ASPCA(美国防止动物虐待协会)——大家可以记住这个名字 , 关于这些组织下文还会提到 。
20世纪60年代中叶由ASPCA起头 , 免费绝育手术及绝育手术补贴席卷全美国 。正是这一时期开始 , 全美国范围内的不少人道组织开始公开抵制、禁止收养未绝育的流浪动
20世纪70-80年代自1975年起 , 马里兰州的防止动物虐待协会带头为幼年流浪猫狗进行绝育 , 在此之前大多数兽医不会这样做 。协会这样做是为了符合规定:没绝育就不能被领养 。所以他们不管动物年龄几何 , 是否成年 , 开始进行一刀切的绝育手术 。
说来好玩 , 我(作者海因斯博士)在当时就是他们的兽医之一 。这类手术我本人亦有参与 , 甚至在1981年还在德州圣安东尼奥照葫芦画瓢复制了个一模一样的绝育项目 , 给未成年流浪猫狗绝育 。
面临大量无辜流浪动物无人领养 , 不得不安乐死的困境 , 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当时推行这类政策纯粹是出自一片好意 。小奶猫小奶狗几乎淹没了为数不多的动物收容机构 , 这些意外怀孕的产物往往无人领养 , 最终死路一条 。兽医们都想着“如果每只宠物都能绝育的话 , 这些不必要的悲剧就不会那么多了 。
全职兽医开始入驻流浪动物收容所 , 为年幼的流浪猫狗进行绝育手术 。这些流浪动物收容所兽医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组织 , 甚至出资创办刊物 。
流浪动物收容所的驻站兽医开始凝结成一股无法忽视的势力 , 他们是幼年猫狗绝育的坚定支持者 , 甚至得到了美国动物医学协会AVMA的肯定 。
未成年绝育:当习惯变为规定给未成年宠物尽早绝育慢慢成为“规定” 。纵然有一些执业兽医提出过质疑 , 但由于执业兽医人员分散 , 这一群体的发声就被盖过了 。
这里我需要为各位读者解释一下许多规章制度的出台是怎么回事 。包括幼年绝育、频繁疫苗注射等等 , 这些政策的制定、实施主体不是执业兽医 。以美国动物医学协会AVMA为例 , 协会中不进行临床执业的兽医们往往大权在握 , 有着不成比例的巨大影响力 , 以他们的观点为准 , 制造出来政策往往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国家法律制定及联邦条例 , 更大大影响了公众观点 。
反观大家会接触到的执业兽医们 , 即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 但未能形成有效的组织 , 也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资源去参与上层决策制定 。最后只好当牵线木偶了 , 上面说什么就做什么吧 。话说回来 , 协会政策制定会议真是又臭又长 , 就好像连着看几小时新闻联播一样 。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吃茄子,为什么晚上不能吃茄子和豆角
- 趴着睡觉为什么会打嗝 白领健康午休的小窍门
- 三藩市为什么叫旧金山
- 驼色大衣为什么流行
- 湖北省为什么叫汉东省,湖北为什么称汉
- 为什么抖音不能连续点赞多个作品
- 为什么抖音退出了还有声音
- 亚运会几年一次,为什么说今年很特别呢?
- 哈士奇厉害吗 哈士奇这么难养,破坏力这么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喜欢
- 反贪风暴4黄文彬最后为什么要告诉曹元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