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文章插图
“作为一个企业,有没有实现低碳经济,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绿色产业与低碳经济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张国宝这样说 。张国宝认为,企业应该将低碳理念融入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 。据介绍,未来中国将逐步形成具有低碳特点的绿色产业体系——低碳技术体系、低碳社会体系 。
1、低碳产业是关键
据了解,2005年至2010年,中国实际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54%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全球范围内实现更高水平的减排目标,目前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条件或技术基础 。“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术和投入成本都是巨大的 。”张国宝说,“另外,目前面临煤炭消费量在较大幅度增长之外、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偏高而非常规能源比例偏低的局面,以及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导致对煤炭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而非减少的局面等 。”对于未来低碳产业体系的建设方向和重点方向 。张国宝认为:“第一阶段将重点发展以可再生能源、高效能、清洁生产等为代表的能源技术及绿色产品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制造等产业;第二阶段将重点建设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代表的生物产业、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以智能电网建设为代表的智能电气化产业及以绿色建筑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建设与利用等领域 。”
2、清洁能源成主流
张国宝认为,从长期看,清洁能源将成为国际低碳社会向高碳环境转变的主要技术和动力来源 。他说,清洁能源所生产的电能,所输送的电力可替代约30%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所占比例将下降到10%以下,二氧化硫减排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水电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以上 。我国人均用电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倍,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主要动力来源 。同时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以每年10%左右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90%以上,预计到203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2.7亿吨/年 。我国人均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
3、国家支持是重点
未来低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必须要发挥国家政策支持作用,逐步构建起系统的创新体系、法律法规等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国家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引导、鼓励减排的长效机制;第二,尽快出台实施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纲要;第三,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产业建设;第四,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第五,大力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化 。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大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并找到切入点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 。从长期来看,坚持绿色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思路之一 。
4、低碳城市需要坚持
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世界低碳城市论坛上,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310个城市签署了低碳城市建设合作协议 。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城市与30个国际领先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城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占世界总数近一半 。“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如果想在城市转型中取得成功,必须首先在经济领域取得成功 。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王光英说 。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