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有什么影响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有什么影响

文章插图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有什么影响】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印刷事业的一项重大发明,自商周时代起一直沿用至今 。活字由两个独立的部件组成,一个是字模,另一个是油墨 。将汉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印到一张宣纸上 。印刷术最早是从罗马传入中国,罗马人利用印刷术将汉字转换成符号并印制出来,他们称之为“活字” 。后来在公元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使用墨汁作为墨书写的印刷技术 。到了元朝末年,这种印刷品才得以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民间书籍的印刷和书籍装帧收藏上,当时的这种纸张制作技术称为“活字”,在元朝末年之后流传到国外 。
1、活字印刷术最早的影响
从以上可以看出,活字印书的出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我国的历史 。活字印刷作为最早出现并使用于书籍印刷和书籍装帧收藏上的技术,对我国几千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活字印刷术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以后,就像是一颗明珠,出现了多种版本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传播开来,至今仍在使用 。
2、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和传播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最早是在唐朝末年传入我国 。那时,已经有了少量的木制活字印刷品,但是由于它在制作方法上和活字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这些雕刻品在装帧时也只是作为封面来使用 。随着宋元时期文字狱的兴起,活字印刷术逐渐被应用到了民间,当时人们把这种技法称之为“雕版印刷术” 。但是随着这场文字狱被彻底推翻,这种印书方式也在各地遭到迫害和破坏 。元代末年,在国外传来了活字印刷术的消息 。之后元朝统治者对活字刻书更加重视,不仅要求有非常完备的藏书楼和雕版印刷机等设施,还对活字印刷方法进行详细解说和推广 。到了元朝末年中国社会逐渐稳定下来之后,活字印刷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民间书籍印行和书籍装帧收藏上 。
3、活笔印刷:
在元代,活字印刷得到了发展,并出现了大量的印刷工具 。据载,元代有“活字、刻墨、活纸”三种刻印工具,刻字工具有“墨、刀、刻刀”三种,刻墨方法有“水磨、水印、油印”三种,刻墨工具有“水磨”、“油印”两种 。为了方便刻制各种大小各异、种类繁多的木制字模,蒙古人发明了一种铜质字模印刷方法――盘字法 。由于这种方法使用的是毛笔书写所需要的字模,因而又称“毛笔印刷” 。“毛笔印刷”既克服了古代铅酸印刷时容易引起墨水污染、墨汁变质等缺点,又解决了铅酸活字印时容易导致墨汁变质或油墨渗出等缺点,从而使版面内容更美观 。到了明代晚期至清代初期,由于雕版印刷术已经比较成熟与完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书籍雕刻和印刷工艺水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