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的作用有哪些?卫星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卫星的作用有哪些?卫星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文章插图
【卫星的作用有哪些?卫星的组成结构是什么?】卫星的主要作用是遥感、通信和导航 。其中卫星用于监视地球,以获取地球上存在的各种信息;而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满足国防需要和经济发展,遥感卫星也是重要的一类 。在军事领域中,用于监测导弹发射、雷达跟踪信号以及战场态势等 。它可以通过测量目标与周围环境背景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远端监视;也可利用光学、红外以及电磁波探测仪等进行探测;还可以用于地面通信或气象观测 。
1、监视地球
遥感技术是卫星技术的一种,它能够将光学信息和雷达信息结合起来 。遥感卫星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光的波长范围,来获得地球的图像信息,主要包括大气层厚度、物质组成、水的质量、植物的类型、土壤含水量、植被及土壤盐分的变化程度、水体的透明度、大气中的污染物和气体的含量等;此外,也会对天空中其他物体进行观测和成像来获得其亮度、颜色等信息 。例如,利用光电倍增仪可拍摄出大气透明度、大气层平均厚度、大气层中臭氧的含量、大气中水分含量等情况;利用微波遥感仪可以检查植被和土壤结构,发现植物的生长情况;利用红外遥感仪可测量出土壤成分与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关系变化情况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局势变化,遥感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军事领域中 。在军事领域中利用遥感军事手段侦察敌情和进行战争准备,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事现代化发展!
2、监测弹道导弹发射
在中国历史上,使用过两种弹道导弹 。一种是“飞毛腿”和“东风”弹道导弹,其飞行轨道高度为800公里;另一种是“劳动”号、“风云”号遥感卫星搭载的光电相机对其进行了跟踪拍摄,跟踪距离为5100公里 。两者的优点是图像清晰直观,缺点则是对目标的成像范围有限,图像色彩及变化也不太明显 。两种遥感卫星还可同时使用的两种机型:机动跟踪相机和雷达成像相机这两种影像相机也可以同时使用 。在我国早期弹道导弹发射前有两种机型,一是“大毛猴”号和“东风14 A”、“东风5 E”和“东风15 N”等早期型号,二是一架KH-53遥感卫星用来监测当时中国火箭发射计划的 。KH-53遥感卫星由我国自主研制设计,其工作状态为机动、定点跟踪等3种情况;而 KH系列高光谱遥感卫星则主要用于监测地面目标的空中观测活动为主的两类类型 。
3、雷达跟踪信号
遥感卫星可以测量雷达信号,并可通过雷达信号和地球大气之间的相对距离,计算出目标与环境背景之间的距离 。卫星所携带的多普勒雷达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而获得目标周围物体信息的,所以它能很好地识别、定位目标周围的环境 。它甚至能够分辨出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目前,由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对航空监控需求不断增加,遥感卫星已成为飞机监控必不可少的工具 。
4、地面通信
卫星通信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地面通信 。地面通信是指卫星在地球上通过无线电进行广播、数字和视频通信 。地面通信主要是以无线电通信为基础的地面通信网 。地面通信是在一定的距离上以无线电方式进行通信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区域内,无论地面上有什么建筑物,只要一个地方存在通信活动,那么这一区域内的所有建筑物都可以同时发出电视信号 。地面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相比,有更好的用户和传输距离;与无线电通信相比,无线电通信有很大延迟和较高的信噪比;与无线电报相比其所具有的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与卫星通信相比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