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

文章插图
“正月十五闹元宵,吃元宵看社火 。走百病,闹中取静得民心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城市、乡村到处张灯结彩,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不绝于耳,浓浓的节日氛围笼罩着大街小巷 。元宵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早的说法认为它是始于汉代 。南北朝时流行于北方地区;唐朝时元宵成为全民庆贺节日;明朝以后成了汉族的主要节庆活动之一 。
1、起源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 。相传吴国有一位大臣叫孙权 。一天,孙权正在操练军队时,忽然听到城外传来阵阵锣鼓声,孙大人知道后很生气:“你们是吴国军队吗?今天晚上我就来惩罚你们!”但是他说:“只要你们能来,我就不打你们;如果不能来,我就烧你们!”孙权听后很高兴:“好呀!”就这样,这位大臣带领军队渡过黄河,消灭了吴国军队 。
2、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上元节”为元月上元之夜,古人把这一天称为“元夕”;而自唐代开始,元宵也成为民间庆贺节日之一 。据史料记载,元宵节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在汉朝以前就有了 。元宵节最早叫上元节,是为了纪念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刘秀而形成的 。
3、意义
元宵节的活动在明代就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天,人们除赏灯外,还可以赏戏、放焰火、猜灯谜 。到了清代就更盛行了,形成了今天城市的元宵节热闹景象 。在正月十五晚上,人们将鞭炮一响和爆竹一响作为开场礼进行拜年;正月十五还有舞龙、舞狮等活动,以示庆祝 。元宵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放灯、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等活动庆祝佳节 。元宵节与春节、元宵节类似,都是中华民族庆祝团结、庆祝丰收、祈求幸福、安康和美好愿望而形成的传统民俗节日 。
4、发展
元宵节在宋朝以后逐渐演变成民间的传统节日,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为高潮,此后一直延续至今 。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元夕、灯节、元夜;“元宵”一词特指元宵节,宋代出现了“上元节” 。直到明清时期,“元宵”才成为节日名称 。“元宵”在元、明两代都有不同的节日习俗和名称 。明朝以后,元宵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庆贺节日 。
- 天使恶魔为一体的星座
- 洪天逸与林乐杰一起演的mv
- 林妙妙的妈妈是谁扮演
- 阿基拉的演员
- 黑暗塔的演员
- 踏雪寻梅电影讲的是什么
- 娇兰复原蜜的使用顺序
- 键盘每个按键名称,你知道几个?你真的会用吗?
- 夏天高温可以罩车衣吗?听老司机的,看完秒懂
- 潘晓婷的介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