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干塘方法

【古老的干塘方法】

古老的干塘方法

文章插图
“干塘” ,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尤其是农耕文化及中原文化对干塘的重视程度更是很高 。到了近代 ,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 “干塘”这种古老的农业耕作方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传统“干塘”方法 。
1、鱼塘的保护
鱼 , 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 也是传统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 更是农耕社会生存的基础 , 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 在对鱼塘进行改造时 , 一般会对其进行保护 。首先 , 一般在鱼塘的四周用混凝土砌成围墙或土墙 , 从而避免破坏鱼类的正常生长 。其次 , 要将养殖池进行隔离或封闭管理 。在不影响耕种以及鱼类正常呼吸外 , 还要注意做好防冻工作 , 以防鱼类因缺氧而死亡;同时还要将养殖池完全封闭起来 。最后要防止有害生物向鱼塘扩散及污染水体与周边环境 。:对于鱼塘进行封闭保护并采取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减少鱼药及农药施用数量及剂量;对水中有害生物进行隔离处理;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对水体消毒处理;以及在池塘中放养大量鱼种等 。
2、水肥管理
灌溉是“干塘”的重要措施之一 , 灌溉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 , 灌溉的次数和频率根据具体田块及种植的作物而定 。一般来说 , 田块大小在5-7天就可灌溉一次 , 而最大的田块也要10天左右才可灌溉一次 。在管理中 , “干塘”也可分为不同等级和不同时期执行 。根据田块大小在7-10天内灌溉一次;在7-10天内灌溉一次;两次灌溉间隔最短时间为15天;对于5-10天以内灌溉的田块 , 每亩需种植100-150棵树苗(或2-3亩地的蔬菜);5-10天内浇水一次;对于10-15天内浇水一次;当水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浇水 , 但应及时清理干净池底淤积物和杂草等杂物 。
3、水草的栽种方法
水草的栽种 , 对于水葫芦及浮萍等水生植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 但要注意池塘水草的密度 , 保证一定的密度才能保证更好的生长效果 。一般来说 , 池塘水草的密度为每亩500-800株 。其中 , 浮萍可分为叶柄浮萍(即“罗汉藻”)和根浮萍(“凤尾藻”)两种品种 。其中“罗汉藻”和“凤尾藻”是近几年才培育成功的新型品种 。两者不仅生长速度快且极易成活并形成种群 。
4、鱼塘环境管理
鱼池中应保持一定的溶氧 , 可在鱼池周围种植少量水生植物 , 并在池中放置一些腐熟的有机肥 , 以改善鱼池的环境 。如在鱼塘周围种植一些树木 , 使鱼塘更加幽静 , 同时 , 还可以将一些腐殖质沉积在水面上保持一段时间 。此外 , 还可以种植一些浮萍 , 不但可以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 还可以吸收大量水中灰尘 , 使池塘更加干净整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