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如何追回被骗的钱?教你一招,简单实用!


被骗如何追回被骗的钱?教你一招,简单实用!

文章插图
近年来 , 网络诈骗频发 , 让不少人深受其害 。而在现实生活中 , 很多人对于网络犯罪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特别是一些不熟悉网络技术的新人就容易上当受骗 。那么在受害人被骗时 , 如何能及时追回自己被骗的钱呢?本文以真实案例 , 教你如何更好地应对 。案例:(以下简称为“案情”):受害者李某是一名公务员,2019年10月24日、25日、28日在某网站分别向李某发布了投资理财信息 , 承诺可以获取高额回报并且没有任何风险 , 于是李某就被邀请加入了这个投资理财的微信群 。
1、李某在群里了解到这个投资理财的方式 , 后就被拉入了一个虚假的炒外汇微信群 。【被骗如何追回被骗的钱?教你一招,简单实用!】群主不断的推荐理财产品 , 并宣称该产品赚钱快、无风险、收益高 。于是李某便开始购买 , 后来便提现不了并且无法提现 , 还被拉黑了 。在群里李某看到群里有个聊天记录 , 截图显示为该群里一名自称的客服人员称:“只要你把钱投进去就能赚钱 , 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而且在群里可以看到很多人也都在参与投资 , 每天都有人分享股票投资理财 , 赚到钱 , 还赚到很多钱啊!于是 , 李某也就开始投入到了所谓的投资理财中 。2019年11月1日、2日、3日三天内 , 李某共投入人民币14920元进行外汇投资 , 共获利16698元(扣除手续费后本金7499元) 。但此后两天李某在外汇平台上投资却一直亏损不能提现 。后该客服便不再与李某联系 , 也不再给李某发送链接和相关投资记录 。李某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虽然李某已经报案 , 但因为当时他已经将投资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平台中 , 所以并未被骗款项 , 但是本案中并不是属于《刑法》规定“诈骗”这一罪名所设立出来的那种“投资理财诈骗”行为 , 而是网络刑事犯罪中较为常见且较普遍出现和多发案件之一 。那么如何挽回自己上当受骗的资金呢?如果受害人损失很大情况下是可以追回钱到被骗者账户上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法院认为:(1)此类案件中受害人属于网络犯罪中常见犯罪类型之一 , 一般情况下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被害人如果同意则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对公安司法机构或者人民检察院不服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损失的话 ,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但是对于未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并获得生效判决、裁定或者已经执行判决、裁定、确定管辖法院等生效裁判文书而尚未履行或者未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这是法律赋予受害方的合法权利 。”此时李某就不会再继续下去了 。(2)因为受害人已经按照约定进行了投资理财 , 虽然其不想要本金
2、群主在群里每天发很多投资理财的盈利截图给李某看 , 并告诉了其要赚大发了 。李某信以为真 , 开始在群里做外汇理财业务了 。李某为了避免亏损更多 , 就跟着做了 , 结果却一直亏损 , 直到2020年1月 , 李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 于是在群里报了警 。李某认为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 , 但是为什么网络诈骗要跑路呢?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 ,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为数额较大;三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为诈骗罪和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 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前款行为 , 构成其他犯罪的 ,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被害人死亡或无法联系被骗人 , 在一个月内没有报案或者提供证据将会影响案件办理的除外;被害人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其他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没有近亲属关系的成年人等特殊主体等法定情形之一 。被骗损失了怎么办?在法律上属于民事侵权范畴 , 那么如何认定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