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2020年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
在抗疫期间,我们看到很多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都在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而不断努力着——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温福教授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到(2022)-2025(年左右),我国将出现严重的饥饿!
这个结论一出,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讨论 。那么,2021、2022、2024这三年间我国的食品供应情况究竟如何呢?
据了解,2月28日,《中国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2019年中国农产品供需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夏播小麦播种面积1.29亿亩左右,比上年减少0.12%;产量2614万吨;全国秋收谷物收获面积达4.35亿吨以上,比去年增加0.2% 。其中稻谷和小麦两大口作物合计3.15亿吨以上,占全年产量的78.5%-79%,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农情统计公报》)
从上述信息来看,1919-1949年间(1918年至1949 年),由于人口增长较快以及耕地不足等原因的影响下,国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饥荒现象 。1950年代初期至1960 年代初,随着经济恢复发展及耕地面积扩大等措施的实施,国内的粮食供给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困难因素导致粮食短缺的问题发生: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高峰期;1970年代的后期开始进入低迷阶段并延续至今 。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2030年前后将迎来全球性的食物危机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以亚洲为主体的中低收入人群为主的消费市场,其需求结构呈现明显的中低端化趋势,因此未来10— 20年内中低价位的优质大米将成为主要产品类型之一,同时伴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的需求不断提高也将带动高端大米的销量上涨 。
此外,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主食品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 。近年来消费者购买的大米品种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白米饭以外,还增加了糙米粉等其他粗杂粮制品 。
综上所述,2021年到2025年间我国将会面临较大的食品缺口风险,尤其是水稻主产区如湖北、江西等地的农户可能会因为种植成本高而导致收益下降甚至亏本的情况出现 。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一说法过于夸张 。毕竟现在距离2025年还有5年时间,5年后的事情很难说准啊~
【曾老预言2023年缺粮,结果一语中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2023失业会更严重吗?2023年就业市场现状如何,一起来看
- 2023年合肥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表!快看看你家的啥时候放?
- 2023年社保局放假时间是多久
- 大理三月街2023年放假时间:农历二月初八到二月十九
- 2023年兔年日历画,你值得拥有!
- 2023年印度尼西亚法定假日安排,印尼人一年有10个假期!
- 2023年历卡制作:教你做20张不同颜色的年历卡
- 2023年湖北寒假最新通知:原则上1月10日放寒假,但
- 2023年部队调休算假期吗?军旅作家:不算,只能等下一个假期
- 定了!2023年1月休假日历来了,看看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