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吗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吗清明节的由来

文章插图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在孤苦伶汀的逃亡途中,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据说那时侯连饭都顾不上吃),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让公子喝了. 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赏了随从之后发现少了一块腿上的肉时,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著名五霸之一晋文公 。即位后 文公重重奖赏当初伴随他一道出奔的功臣,唯独忘了介予 。很多人为介之 推鸣不平 。晋国的大官屠余为了讨好主 公就告诉主子说:”有位叫介之推的人很会烹饪食物” 。主公的厨师听了这话便把做好的饭菜送上去给主人品尝 。谁知刚端到桌上就被那名 大夫抢走了并大加赞赏地说”这是当年追随先君重 耳流亡列国的那个人的功劳啊!”,于是晋献公封他为大夫。
寒食禁火冷清清的祭品摆满了桌子,可是没有一个人来吊丧 ,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在祭祀祖先和供神用的牲畜旁转悠着……
后来人们就用面粉和糖做成燕子和雀儿的模样放在蒸笼里用柳条串起来放到火上烤熟了就成了我们今天的黄米面糕也叫艾叶粑粑
关于清明扫墓的传说:
据《历书》记载:”春分前后,昼夜均而星中鸟则 ?? 飞矣;至於夏 至日为中解之时,阴阳相半也;立秋者,金气收藏之日,草木凋零故曰白藏;冬至者为水德凝敛之时,虫伏穴潜 故不见兽类焉”;由此可见古人在天文观察方面的精确性及对自然现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古人十分注重节日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为人死后要进入阴间生活,所以在这一天要进行一定的仪式以表示慎终追远之意 。《周礼·大宗伯》:”(仲月)十五日夜致地示物鬼”,”注称:”谓四望之气至此毕集于 地府者也,”因此民间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祀典活动以示纪念或酬谢亡灵,《后汉书?礼仪志一》(卷三十一): “其夜百官各除服,命使持烛前驱,皆诣兆北乡迎尸还葬 。其后三日,复遣使者奉安茔域讫,乃止 。…每岁此夕,郡县辄设斋享祠,如正旦仪..”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在阳间的亲人亡故以后也要回到地下世界去陪伴他们的灵魂 。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要进行一种特殊的祭祀方式-扫墓 。
唐代诗人杜牧诗云:”南北山头多墓地,尽教生死作丰年”.宋代陆游也有诗句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无处不逢生.”
【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吗清明节的由来】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钱冥币的出现更加促进了人们对鬼魂世界的认识和对死人敬仰心理的产生 。
清代潘荣陛所著 《帝京岁时纪胜》载:(四月晦日 )京师人家多以杨柳枝插瓶门限或以五色石印成小像悬 门首,谓之’子孙板’,绘二仙童执笏捧剑引魂升天图甚佳.《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亦记当时北京人有制木板印刷的五色衣帽赠亲友的习惯 。这些习俗虽属迷信色彩较深但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对逝者的孝思之情 。
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被广泛使用 。例如气象卫星上天可以准确测定地球的位置和天气状况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现在国家已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作为我国的植树节,以此来保护环境绿化祖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