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预言缺粮是哪一年?专家:不是1898年,而是1931年


曾老预言缺粮是哪一年?专家:不是1898年,而是1931年

文章插图
一、曾老的预测能力很强吗?
其实早在1935年12月25日,《申报》上刊登了《中国之粮食问题》,其中提到:1936-1940年中国有3次大饥荒:
1、1936年的全国性的大饥饿;
2、1938—1939年全国性的小灾难(主要是河南);
3、1940—1942全国性的灾祸 。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结论是危言耸听!因为根据当时的数据统计显示,1934年到1937年间我国人均占有量达到400公斤左右,而到抗战爆发时已经达到了500多斤 。1938年和 1939年分别增长到了600和700克;1941年又增加了200多千克……所以有人怀疑这是否只是危情夸大其词而已呢?
【曾老预言缺粮是哪一年?专家:不是1898年,而是1931年】但是实际上从这些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端倪来——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近1/3,而且随着战事的扩大耕地减少的速度还在加快之中 。另外就是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当中,特别是战争期间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多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的土地资源正在迅速地流失着,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二、曾老是如何判断出这一现象的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老人能够做出如此准确的推断呢?原来这一切都要源于他丰富的经验与阅历以及敏锐的判断力 。
据记载,1933年初的时候,曾昭抡就曾经做过这样一次分析:
(1)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导致国内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加上国民党**对人民的压迫剥削使得民不聊生 。(2)农业歉收使农民没有收入来源 。(3)工业生产停滞甚至下降;(4)商业凋敝致使商品奇缺;(5)交通阻塞造成运输不畅等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同时他还指出:(1)以上原因导致了严重的物资缺乏;(2)这种物质上的匮乏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3)社会的动乱又进一步加剧物质的短缺……(6)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发生大规模的饿死人事件 。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推理我们可以看出曾老对于整个国家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当然他的这次预见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基于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合理的推测罢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他在民国时期的地位很高但始终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认可!)
三、为什么曾老的预判这么准确呢?
首先是因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并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 。其次是他具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加以思考从而得到答案 。还有就是他对国家的国情十分的了解再加上自己独特的眼光才能够作出精准的分析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