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

文章插图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先民用来指示方位和航海的仪器之一 。周礼中有“东巡百里”“北走三日”的记载 。水经注也有“日行三百里” 。指南针最早发现于公元前1340年左右的波斯帝国(今伊朗),当时它主要用于航海 。后来被发明出来的它是没有指南针的,因为在它发现之前人们对这种仪器已经一无所知了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这方面也逐渐做出了贡献,甚至还有很多发明出来了 。
1.磁铁指南针
磁铁指南针出现于1800年前的法国,在1885年由意大利人安迪·鲁宾发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可以磁性并转动的磁铁 。当时还没有关于磁铁指南针的理论 。1800年后,意大利人安托万·贝特拉将它制作成了一种带有金属刻度和指南针磁铁(图2)的简单指南针 。但是它没有转动,并且是利用磁吸附功能的 。直到1906年,意大利人罗伯特·蒙塔尼尼(Robert Montanigni)将磁性刻度转换成可转动的磁铁时,才发现它有很好的磁磁感应 。
2.水晶球
【最早的指南针】水晶球是一种利用水的折射原理,用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球来放置在水面上,当球内形成满水银球后,可以在水中看到球内不同深度的气泡状态 。这种球是用海水来作实验用的,因为海水中溶解的铅在其表面形成了密度很大的铅离子 。这些铅离子会被水慢慢加热,使水发生剧烈反应,形成许多细小的水珠,当这些小水滴被击碎后,就会把它们收集起来,变成很大面积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就是水里漂上来以后又漂浮回去的生物 。在古代人们就可以用这种浮游生物来测量方位,而且把浮游生物当作是有生命了可以进行观察,如果浮游生物死亡以后会产生水珠和浮粪在水面上漂浮过去一样,那么这些浮游生物就是人类了 。这样子被称为水磁球,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航海仪器之一 。但是水晶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遗弃 。
3.磁针
磁针,又称磁测微仪,是一种测量磁场的仪器 。磁针是用来测量磁场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由于磁场变化非常快,用一种磁体作线圈来测量磁场变化比较合适,用一种磁体来测量磁场变化非常合适,也可以用一种线圈作磁体来测量磁场变化比较好一些 。由于磁性材料具有极强的磁性,因此能被磁场磁化而利用 。我国古代利用磁体磁场的例子很多,比如宋朝发明了用磁石作为磁体来测定磁场变化的“磁针”(即磁珠)、汉代发明了利用磁珠磁场来测定磁运动的“磁针”(即磁球)、唐朝开始研制和制造磁性探测器和磁陀螺、元代发明了用磁珠磁性导航装置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