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市为何改为东川区


东川市为何改为东川区

文章插图
自“东川”一词始,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东川很小,很远”,这不是一个地方的名字,而是整个云南乃至全国的意思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昆明周边地区的小县城,有许多以“东川”命名的地方 。东川在云南的“小县城”里算得上“独一份” 。从1992年的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开始,每年都有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昆明旅游消费,尤其是“东川八大碗”是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一道特色小吃 。东川是云南的边陲重镇,这里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安宁河谷地带、滇西走廊的西端,总面积1660平方公里,辖12个镇、1个农场和3个国营农场(农垦),总人口50万人 。境内有盘江、安宁河两大水系和4条县级河流注入滇池体内,有“滇之心、滇西第一城”之称 。
1、历史渊源
东川在古代,其实分为“南诏国”、“南宋”两个朝代 。南诏国的前身为大食王朝,为解决“金朝”(今越南)和南宋政权之间爆发和解决云南边境战争所产生的矛盾而建立的 。南宋皇帝元太后于1257年,因与南宋联盟在大理境内发生战争,便割让南诏全境,而将南诏的都城改为昆明,并将昆明的南诏王城改称为“东川” 。南宋时期,大理国建立后,改云南为大理国(元史卷二百七十四地理志等七册),而云南则仍称“南诏” 。此后“南诏”作为历代云南地方政权之称谓存在至今 。金朝将昆明分为南诏、大理、北诏三个政权,并在昆明建有金城后改名为“东平城” 。明朝时为了加强对云南边疆地方势力的统治,在昆明地区设置东平府,隶属于云南布政使司管辖 。
2、地理环境 。
东川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土壤主要以石灰土为主,土层深厚,肥力中等,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素有“无烟之地”的美称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14.4℃,年均降水量640毫米 。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 。四季分明特点明显,气候温和多雨 。
3、历史沿革
【东川市为何改为东川区】东川是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交战之地,是楚、汉文化交流融合的象征之一 。史记·项羽本纪:“高祖四年(前205)四月,楚、汉两军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激战,楚、吴二国军队从会稽进军至临安(今杭州萧山),会稽兵败被围 。乌江以西及长江以南的汉军从会稽进军,在宜良及云南镇南等地都进行了休整 。楚军兵分两路分别从江东出发向临安挺进,与汉军进行激战 。汉军获胜,楚将樊哙带着楚军走了一段小路返回会稽山东麓的故地(今江苏连云港西北的岱山),楚军兵分两路东下进攻临安以东、以西的汉军 。”汉代东川郡治在今宣威城郊东南方向30里的东川镇上(今宣威县城) 。至唐初置东川县(原宣威县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