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权被抓「王功权案件的真实情况」( 六 )


一个创业者要懂得人情事理 。 老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 。 ”创业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合理合法地赚钱 , 不是为了改造社会 。 改造社会是等你发达以后 , 还需要你有那样的兴趣 。 创业更不是为了要跟谁赌气 , 你非要如何如何 , 非要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如何如何 , 你才觉得心里舒服 , 你那是自己为自己设绊 。
创业是一个在夹缝里求生存的活动 , 尤其处于社会转轨时期 , 各项制度、法律环境都不十分健全 , 创业者只有先顺应社会 , 才能避免在人事关节上出问题 。 作为对照 , 很多原先很牛气的外资企业 , 认为本地人才这样不行 , 那样不行 , 只有外来和尚才能念好经 , 现在也都认识到了人才本地化的重要 。 人才为什么要本地化?因为本地的人才更熟悉本地的情况 , 能够按照“本地的规矩”做事 , 也就是说更能入乡随俗 。 创业者一定要明势 , 不但要明政事、商事 , 还要明世事、人事 , 这应该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
5、敏锐的的商业嗅觉,即商业敏感性
创业者的敏感 , 是对外界变化的敏感 , 尤其是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 。
潘石屹现在是商场的红人 , 潘石屹成为红人有他成为红人的理由 。 有谁能够从别人的一句话里听出8亿元的商机 , 而且是隔着桌子的一句话 , 是几个不相干之人的一句话?
1992年 , 潘石屹还在海南万通集团任财务部经理 。 万通集团由冯仑、王功权等人于1991年在海南创立 。 冯仑、王功权都曾在南德集团做过事 , 当年都是“中国首富”牟其中的手下谋士 。 万通成立的头两年 , 通过在海南炒楼赚了不钱 。 1992年 , 随着海南楼市泡沫的破灭 , 冯仑等人决定将万通移师北京 , 派潘石屹打前锋 。
潘石屹奉冯仑的将令 , 带着5万元差旅费来到了北京 。 “这天 , 他(指潘石屹)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 , 听旁边吃饭的人说北京市给了怀柔四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 , 但没人愿意做 。 在深圳待过的潘石屹知道指标就是钱 , 他不动声色地跟怀柔县体改办主任边吃边聊:“我们来做一个行不行?”体改办主任说:“好哇 , 可是现在来不及了 , 要准备6份材料 , 下星期就报上去 。 ”
潘石屹立即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冯仑 , 冯仑马上让他找北京市体改委的一位负责人 。 这位领导说:“这是件好事 , 你们愿意做就是积极支持改革 , 可以给你们宽限几天 。 做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 , 按要求需要找两个‘中’字头的发起单位 。 ”通过各种关系 , 潘石屹最后找到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和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作为发起单位 。 万事俱备 , 潘石屹用刚刚买的4万元一部的手机打电话问冯仑:“准备做多大?”冯仑说:“要和王功权商量一下 。 ”王功权说:“咱们现在做事情 , 肯定要上亿 。 ”
潘石屹在电话那边催促冯仑快做决定 , “这边还等着上报材料呢 。 ”冯仑就在电话那头告诉潘石屹:“8最吉利 , 就注册8个亿吧 。 “北京万通就这样 , 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 , 拿到了8个亿的现金融资 。
这就是潘石屹那个“一言8亿”的传奇故事 。 后来万通在海南做赔了本 , 多亏了潘石屹这一耳朵“听”来的8个亿 , 才有了万通的今天 。 后来兄弟几个又闹分家 , 于是诞生了潘石屹现在的红石和北京大北窑旁边的现代城 。
潘石屹能赚到这笔钱不是出自偶然 , 而是源于他的商业敏感 。
有些人的商业感觉是天生的 , 如胡雪岩 , 更多人的商业感觉则依靠后天培养 。 如果你有心做一个商人 , 你就应该像训练猎犬一样训练自己的商业感觉 。 良好的商业感觉 , 是创业者成功的最好保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