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由来


北大由来

文章插图
1914年7月7日,袁世凯以“应速行取消帝制”为借口,通电全国,宣布退位 。7月15日,袁世凯将皇位传给了其三子袁克定 。由于袁世凯在退位后继续当他的“太上皇”,“大总统”之位又是由其弟袁世凯暂代,所以他并没有真正掌控这个政权 。他将自己的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通过自己的两个儿子——即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辅仁大学校长兼文学院院长梁启超来加以利用 。此后这两人为了延续帝制、复辟帝制,开始对北大进行改造,于1916年10月将北京大学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
1、学校的校名
1919年4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简称中工业南院) 。此后,北京大学的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1927年7月1日,国民**正式迁都南京 。11月2日至4日,临时**颁布临时约法,宣布国立北京大学为正式大学 。自此北大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创办并冠以“国立”字样的大学 。
2、对大学的管理模式是以“国耻”为基础的
1917年7月12日,蔡元培在写给全国教育会议的信中,明确提出:我们中国“为今日之世界强国而奋斗” 。其精神就是:我们应当为中华民族谋生存之道,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不能只看到个人的荣辱,还要考虑民族的存亡,要把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我们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文化成果,使自己成为世界先进技术的继承者和引领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他还把自己作为“一个人不能只有一个目的——使天下归心”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来了……
3、为了维持帝制
为了维持帝制,袁世凯让自己的三子袁克定和四子袁克定、五子袁克文和六子袁克文与南方三府的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人组成讨逆军,准备在7月1日讨伐段祺瑞和冯国璋 。而另一方面他也要求南京方面停止抵抗 。8月10日下午4点左右,北洋军攻入南京 。次日上午10点左右,总统府发布总统令,宣布自即日起取消帝制、恢复共和 。
4、蔡元培对北京大学和北大精神的理解
【北大由来】蔡元培在北大时期,北大的教学和学术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由于一系列政治、社会原因,他对北大校训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这也是他后来创办北大之初出现的主要问题,以至于他后来在很多场合表达出对北大精神的怀疑 。蔡元培在1923年8月22日致友人、同事吴稚晖的信中曾明确指出:“大学之机关也”“北京大学的精神乃是以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为前提”“北大是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价值”“北大是以自由平等为主体价值”“北大是以民主法治为根本价值”等等;但后来他在1924年3月4日致友人、同事周志亮信中所说的“北大则是以民主共和为目的”以及在1924年4月9日致蔡元培之回信中所说的“北大则是以民主法治为目的”等均为后人所诟病 。可见,蔡元培对北大精神有着极其深刻、透彻的理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